返回第三十一章 来而不往(第2/2页)  永乐朝第一女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棣“不要把俺的容忍,当成你不要脸的资本”,纪纲以为自己是谁,其实在朱棣面前,他永远是个牵马的伙计,做好本分就成。

    如果有一天,小伙计想要翻身做主,这个时代奴大欺主,真的没有好下场。

    所以,张澜要做的就是通过“带盐人”宝庆和徐妙锦、徐妙云她们,将很多思想传输给朱棣以及相关人员,当然了……还有朱棣那不省心的藩王二子,为了自己的私欲疯狂的屠戮他人,终究没有什么好下场!

    今天的天气不太好,越是接近夏季的尾巴,天气反倒是变得不确定起来。

    可能刚才还是艳阳当空,转瞬间就成了阴雨连绵,今天的雨并不是很大,但是妥妥的下了一天。

    因为下雨,行人们行色匆匆,傍晚时分,城门关闭的一刹那,出现了一队番僧。

    由于朱棣的雄心壮志,他把重心放在了(抛除对朱允炆的寻找之外)先是《永乐大典》的编撰、再就是郑和下西洋、另外一个就是对虎视眈眈的北方边境,他从未让自己放弃过警惕。

    朱棣用“两手抓、两手硬”的方针,一边遏制北边其他民族的发展,另外一边广寻“合作伙伴”,在背后支持鞑靼和瓦刺中的部落(部族),由他们牵制整个北方的游牧民族,防止其形成联盟、死灰复燃。

    现在是公元1405年夏末秋初之季,在随后的几年里,朱棣多次御驾亲征,才有了稳定的北方局势,为他光明正大的迁徙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结果,这些知识都是张澜恶补和学习过的,只有多学、多看、多听、多想,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我们慢慢的把视线转回城门楼子。

    这几个番僧说自己从西域而来,因为明朝对佛教来说,可谓是非常重视的朝代,在明朝朱元璋时代就有很强的记载,这些人貌似是“来者不善、善者不来。”

    张澜很清楚目前自己的斤两,不…过他还是有一些儿小纠结,为毛别人一穿越的话,不是什么王爷、大将军之类的,就是少爷纨绔之人,而自己只是个半岁小破孩,啥都不行。

    或许上苍偏心眼,又或者对张澜多一些这种磨难,他不仅穿越,还是个婴孩。

    仔细想想,张澜突然间明白了什么是“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因为他走的这条路,一般人还真学不来!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