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457.拉人下水(第2/3页)  牛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当时的上林苑规模大得惊人,周长有两百多里,地跨数县之地,苑中有八条河流,就是后人说的“八水绕长安”。司马相如的写道:“终始灞浐、出入泾渭。沣镐涝潏,纡馀委蛇,经营乎其内。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东西南北,驰骛往来。”

    如此巨大的皇家园林,在建设之初就受到了东方朔的谏阻,说它“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好大喜功的武帝完全不听。事实也正如东方朔所说,上林苑就是朝廷的一个大包袱,这么一座超级园林,每年都要耗大量的钱财。历经昭、宣二帝之后,到元帝时,因朝廷不堪重负而裁撤了管理上林苑的官员,同时把宜春苑所占的池、田发还给了贫民使用。成帝时,又将“三垂”的苑地划给了平民耕种。

    王莽上台后,拆毁了上林苑中的十余处宫馆,取其材瓦,营造了九处宗庙,之后天下大乱,新军与绿林军在长安一带大战,对上林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刘钰初入长安时,上林苑中已经十分破败,珍禽异兽无人豢养,大批死亡,生命力强的就变成了野生的。那些从国外移植来的珍贵植物也与荒草一起开始了野蛮生长。总而言之,盛极一时的上林苑已经变成了大片的荒地。

    经过皇帝的屯田政策,如今的上林苑用于皇室游猎的范围已经很小了,皇帝也只是偶尔去游幸一下,每次的规模都不太大。

    如今上林苑中有很多新开垦的农田,还有用于灌溉的水系,与当初气势恢宏的皇家园林完全不同,上林苑一部分变成荒野,一部分变成了大片大片的良田和农庄。

    贺长年最初去时,上林苑中很荒凉,原本在那儿的平民因为战乱大多迁走了,留下来的不多,在广阔的上林苑中显得格外稀少。

    贺长年还真就老实种了两年的地,因为周围太荒凉了,他想劫掠都找不着对象,他又不敢去繁华的地方去抢,怕皇帝大军把他剿灭了。

    贺长年要想吃饱饭,就得自己出苦力种田,生产粮食供这三千人取用。

    但是肯跟他去屯田的人都是原本军中的不安定分子,有家有业想正经过日子的都被朝廷授了田,大多过上小地主的日子了。只有这些没家没业的人愿意跟着贺长年混,这些人游手好闲习惯了,哪里肯安心种田?

    他们懒得开垦,但是这也没关系,因为逃难的人太多,丢下许多良田,原本的开垦好的田都荒着,他们直接拿过来种就行。可是贺长年手下几千人里没几个是种田的把式,他们拿到朝廷发下的种子,都是胡乱撒进地里去,平时也不注重灌溉除草,到了秋天收成自然不高。

    屯田的第一年,当南城将军曹金种出了百万石粮食,大大支援了朝廷的时候,贺长年部的田产出不多,连队伍自己糊口都不够,更不用说上交朝廷了。贺长年因此受到了严厉的申斥,让他大大地脸上无光。

    第二年的时候稍微有了些起色,但是对比其余各部仍是差得远,别的人都受到了奖赏,曹金甚至因种田封侯,连年益封,唯有贺长年被罚,封户也给减了。

    贺长年心中十分不忿,可他也没什么法子,他这些兄弟种田实在是不行,他们这些年从东到西,就是一路抢劫,只会搞破坏,不会搞建设。

    但这时候出现了转机。因为上林苑中屯田的流民逐渐增多,而且由于苑中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人家种田种得都不错,每年的收成都相当好。

    贺长年看着十分眼红,一时老毛病发作,一不做二不休,开始干起了老本行,对周围的人进行劫掠。

    临沂将军不仅抢粮,而且抢田抢人,他把别人垦好的田抢过来算作自己的,把民屯百姓收到临沂营中,算作他的麾下。

    他手里有三千人的队伍,在上林苑这一片,他的拳头最大,谁也惹不起他。又因他是朝廷钦命屯田的将军,百姓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