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五十五章 发展(第2/3页)  华娱之黄金年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叶雅娴没急着说,而是拿出了一张地图,直接在易青的面前铺开了,然后拿着笔在上面画圈圈,这一幕和当初他给陈养正画图圈地何其相似。

    “这里,这里,还有这里,前期我准备现在这三个城市开设分店,然后从南往北,北方这边呢,从北往南,两路扩张,我相信,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我们绝对能在其他品牌兴起,甚至是国外的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抢先占领国内服装行业的高中低端的所有市场。”

    易青站在一旁看着,见叶雅娴飞快的在广州、深圳和温州三个城市画上了圆圈,然后从深圳往上画了一个巨大的箭头,又从京城往下画了一个同样的箭头。

    嚯!心够大的啊!

    “可以,想的不错,不过~~~~~~~”

    “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另外立足于服务至上,商品质量不能下降,服务质量同样不能下降!”

    没等易青说话,叶雅娴就把他想要说的都给说了出来。

    不错啊!

    “没错,就是质量,还有服务,这个才是我们立足于市场的根本,其他的全都是扯淡!”

    易青是重生的,他对80、90年代私人资本的发展过程非常熟悉,后来人们熟悉的那些大集团,大公司,其实在改革开放初期,连小弟都算不上,而那些真正的大佬,能撑到最后的,基本上没有几个。

    绝大多数都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因为某一个决策失误,一下子就倒了。

    比如,非常有名的那个饮料旭日升,发展初期多牛逼,就连当时刚进入中国市场的什么可乐,雪碧都不是对手,一些国内的老品牌更是被旭日升挤压的没有了生存空间。

    可是后来呢?

    可能90后都不知道中国还曾有过这么一个饮料品牌。

    之所以倒了,就是因为盲目扩张,当时最有名的就是旭日升为了加快发展的步伐,让公司所有的业务员,拿着钱直接到其他城市开分厂,结果呢?

    大量的资金被占用,导致企业资金断流,而那些被派出去开设分厂的人事实上也证明了,根本就不具备那样的能力,接下来就是恶性循环,最终导致这个原本有机会成为中国运动饮料老大的品牌没两年就躺下了。

    易青可不像让特别特重复旭日升的老路子,扩张的快,倒得也快。

    “分店开设之前,得先把员工培训做好了,准备工作不做好,我们宁愿守着现在的底盘,也不能盲目扩张,明白吗?”

    叶雅娴点点头:“过完年,我已经在招新店员了,招来的人正在做培训,对了,忘了和你说,我们现在已经不用委托其他人培训了,所有的培训都是在公司内部完成。”

    哟!

    脑子够快的啊!

    企业文化都开始初期发展了!

    不赖!不赖!

    “知道这个叫什么吗?这个就叫企业文化了,一个企业想要做大做强,在发展的过程当中,必然要形成特有的企业文化,只要这个文化的基础结实了,企业的生命力才会更加顽强,在市场上也会有更强大的竞争力!”

    叶雅娴听着,虽然没太明白,不过听着还挺像那么回事儿的。

    易青接着又说道:“另外,还有一点,在扩张的过程当中,我们也可以吸引其他资本进来,采用加盟的方式,允许他们经营我们的产品,挂我们的招牌。”

    见叶雅娴有些不解,易青直接解释道:“这个事为了方便管理,毕竟人的精力有限,你不可能将全国所有的门店都管理起来,这就需要别人帮着我们管理,他们挂特别特的招牌,卖特别特的商品,但同时,也要遵守特别特的企业文化,我们要做的不过是让出一部分利润,就能加快特别特的发展,明白吗?”

    叶雅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