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七二 定性(第2/4页)  七海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大战,福建与浙江沿海大部分落入合众国控制之中,而合众国也已经掌握了杭州湾的制海权,东南战区将要牵制江南和东南所有的清军,有没有舟山明军已经完全不重要了。</p>

    更何况,浙东已为合众国之土,原本舟山明军赖以为生的上岸打粮和走私贸易全然不存在了,郑藩兵如何养也是一个大问题。</p>

    可以说,如何裁决郑藩,与郑藩,与郑成功本人都没有关系了,李明勋唯一需要忌惮的便是西南三藩的态度。</p>

    从中明结盟的那一刻起,明国各藩镇就已经是意识到,中明合流是必然,所有的抗清势力必然会齐聚在一杆大旗下,而合众国则是唯一的选择,所谓的中明合流,实际上就是合众国如何吞并朱明各藩镇,而且是兵不血刃的吞并,而这一点的关键还是在于削藩!</p>

    一涉及到这个话题,西南东南所有的实权人物都会选择合作,即便是与合众国交情莫逆的琼藩也是如此,琼藩上下对加入合众国并没有多大的抵触,但是并不排除他们利用这件事为琼藩上下谋取更多的实际利益,所以,裁决郑成功在江南之战中的失利就显的尤为复杂,对郑成功本人和郑藩的惩罚,究竟是惩戒其江南作战失利,还是削藩,这是一个问题,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问题。</p>

    要知道,战场失利的不仅是郑藩,在西南,李定国与刘文秀两个人可是丢了贵州一省的,认真算起来,这可比郑藩的罪过大了,一旦让西南藩镇认为对郑藩的惩罚是削藩,势必会导致离心离德,西南诸藩会如何走向,谁也不知道,但李明勋很清楚,目前在经济、政治和军事等层面,潜移默化的同化政策会彻底失败,最坏的结果是同盟结束,内战。</p>

    整个三月,在江南大败的郑藩都没有返回舟山,纵使风向合适,即便西南季风越来越近,郑成功都强顶着海陆两个方向的压力,在崇明作战,到了崇明地区,随着航道拓宽,港口支持,郑藩的实力有所恢复,与施琅率领的清军水师打的难解难分,而北洋舰队也派遣了两支桨帆舰队入长江支援,拯救盟友于危难嘛,政治姿态不仅要做,而且要做到无懈可击。</p>

    郑藩不敢返回舟山,也不愿意返回舟山,敢与不敢在于郑成功对合众国的不信任,他不知道李明勋这位盟军总司令对于自己这次战败是如何定性的,与合众国不睦,被李明勋不喜的郑藩会不会就此直接被荡平,郑成功不知道,他的郑藩不是西南诸藩,根本没法子抱团取暖,而不愿意返回舟山还在于镇江的战事,一众明军还在镇江死战,当初抛弃友军,郑成功是找了借口的,若此时跑了,那这出卖友军的罪名便是要坐实。</p>

    三月底,郑经乘坐一艘快船赶到了福州城,直接请求面见李明勋,很快就得到了许可,而郑经也拿出了一封信,成为压倒李明勋心中那天平的重要砝码,对郑藩存亡许与不许之间的李明勋最终还是选择放郑成功一马。</p>

    “世伯,世伯,求世伯看在以往两家的交情的份上,拉家父一把!”郑经跪在堂前,脑袋把地砖磕的咚咚作响。</p>

    李明勋还真不知道自己和郑家有什么交情,当初在登莱,郑成功混了个观察使的差事,在长江大战时,各镇的水师都有参战,这并肩作战也谈不上,唯一让李明勋错愕的是这声世伯,此时的他已经后悔当时在安平城‘口嗨’,干嘛那么亲热的称郑经为贤侄了。</p>

    “你说的信呢?”李明勋问。</p>

    郑经这才起身,把一封皱皱巴巴的信放在了李明勋面前,那信由内而外晕染了一块块的血渍,李明勋迟疑片刻打开一看,竟然是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