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章九六 运河工程起波澜(第2/3页)  七海扬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你知道吗,你把我国的燧发枪卖给了冷溪步枪团,而这支军队出现在了北美殖民地。给我们招惹了很多麻烦,所以我劝你对李素态度低一点,否则我会告诉他这个秘密的。”李君威半开玩笑的对约瑟说道。    “我愿意赔偿,您随意开价。”    李君威呵呵一笑,他倒是不在乎,反正被打死的又不是帝国士兵,倒霉的是爱尔兰人、哥萨克人和乌克兰人。    “赔偿就是我要在这里住一段时间,顺便向你打听一下关于苏伊士的情况,而这一切,都必须是免费的。”李君威问道。    约瑟笑了:“殿下呀,您是我请都请不来的贵宾呀。”    身为商人,约瑟对苏伊士这等交通要道发生的事情还是很了解的,之所以李君威抵达苏伊士的时候不能登岸,是因为塞得港发生了暴乱,安全形势不容乐观。暴乱的主要是埃及人,既有原本在工地工作的埃及劳工,也有从三角洲前来的埃及百姓,而发生暴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虽然说,引发暴乱的那些恶行暴政多半与帝国方面无关,但这种事是说不清楚的,一切的根源还要从苏伊士运河公司的股份划分来谈。    一开始,李君威就与奥斯曼的科普鲁律家族定好的股份占有的原则,那就是按照贡献大小分股,占有股份多数的一方拥有经营权,所以一开始,帝国与奥斯曼两国都想把股份占到百分之五十以上。    帝国方面的办法是尽可能提升资金入股的份额,毕竟奥斯曼处于战争状态,拿不出钱来投资,帝国投入资金越多,那么占有的股份也就越多。一开始,帝国方面也没有觉得这是压力,因为那个时候,帝国提出把苏伊士运河的股票公开出售,募集股份,同时邀请犹太、亚美尼亚、希腊、威尼斯、热那亚等国、民族的私有资本进入,从帝国与奥斯曼之间选择,这些商人肯定愿意支持信用更有保证的帝国一方了。    可问题是,苏伊士运河还未开挖,早先建成的苏伊士铁路也应有了同样的办法,但结果却是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公司的股东们对盈利的要求太迫切了,毕竟一次投资就要几年才会建设完成,投资周期长,工程一结束,自然股东就要分红赚钱了。可问题是,无论是铁路还是运河,后期的维护、扩建都需要钱,再拉资金,就会稀释股权,股东们不乐意,用盈利去做这些后期工作就会减少分红,大家也不乐意。    因此,计划中,以苏伊士铁路盈利开建复线工程的计划直接无限期延迟,相反,股东大会不断要求提高火车的运价,以增加利润,甚至于铁路的股东作梗苏伊士运河的开通,以免两个工程展开竞争。    在这些前车之鉴后,帝国不仅回购了苏伊士铁路的股份,让苏伊士铁路公司完全成为国有企业,还确定,苏伊士运河项目里的帝国股份也是国有部分,其余投资人想要分享其中的利益,还是老老实实的去买公司债券吧。    虽然运河股份国有化造成帝国财政吃紧,让投资磕磕绊绊,但终究还是顺利进行,但奥斯曼那边就没那么顺利了。    一开始,奥斯曼一方认为自己是有优势的,最大的优势就是运河位于奥斯曼的土地上,那么仅仅是以土地入股,就能够获得相当一部分的股权。但是随着奥斯曼对帝国开放,奥斯曼帝国借助帝国培养了一批精英,配合那些商人,让奥斯曼一方改变了初衷。    精英们认为,如果土地入股成为股权,那么就是可以交易的,以奥斯曼当权者的德性,只要打起仗来,缺钱缺狠了,就没有什么不可卖的,恰好,帝国一方确立了国有股份原则,这批政治精英认为,这可能是帝国方面的阴谋,将来以苏伊士股份为抵押借款给奥斯曼,或者索性购买股权,直接把苏伊士运河及周边的土地变成帝国的土地,让苏伊士运河彻底与奥斯曼无关,这可不是一条运河的事,意味着,运河以西的埃及等土地也会更容易脱离奥斯曼。    因此,奥斯曼一方很快决定,不再以土地入股,而是改为让苏伊士运河公司向奥斯曼一方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