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指点迷津(第2/4页)  打搅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算,铜钱表示的米价应该为510文,与宋宁宗时期差不多。

    南宋理宗时期,楮币(纸币)严重贬值,以会子、铜钱标示的物价严重偏离。

    而且南宋政府投入市场的是会子,而取之于民时却要求铜钱。

    赵诵没想到王安会给他钱,赵诵有些不安。

    萍水相逢,王安居然如此对待一个陌生人。

    赵诵又总觉得亏欠对方,人走了,住的是他的地方,用的都是对方的。

    赵诵对天发誓:“王安,赠银之情,无以为报,日后我赵某发达了必定千倍百倍奉还。”

    赵诵随即只取了一些,将双发签字立下的字据存入坛子,又当即封存坛子,起身出去了。

    他没有穿那双鞋,而是拿了一双布靴穿着,那鞋子则是拿了一个布包裹了起来,毕竟这东西太引人注目了。

    按照正午约定的时间,赵诵来到积善坊外,站在昨日那宅院前,抬头一看,今日暖阳下,积雪徐徐化开,宅院墙上的梅花已全部开了。

    呼吸间,巷口有一股淡淡梅花香味。

    闻上去很是惬意,赵诵总感觉今日是个好日子。

    赵诵正沉迷在梅花气息中,忽“吱呀”一声大门开了,抬头一见便是那少女,少女今日穿了一身红袄,与昨日一比,更显娇艳,身旁是她的丫鬟银黄。

    赵诵想着,便唤道:“苏小娘子。”

    苏婉笑了笑道:“诵哥儿,抱歉让你久等了,现在需要你陪我去一趟绸缎庄了。”

    “没事儿。”赵诵不急,而且白纸黑字都签了,利字当头,他不怕苏婉食言,就怕对方开玩笑,不心动。

    “你那背后是什么?”

    “鞋子。”

    苏婉听罢浅浅一笑,丫鬟银黄在前头带头,赵诵跟在后头,双目一直未曾离开周围热闹的场景,今日已是十二月廿五,马上就要元旦了(宋朝春节正月初一),而且临安商肆遍及全城,街头巷尾都是百姓商贩,人流不断。

    这时一支鱼龙舞的队列穿过人群,装扮之人皆穿彩衣、着奇装,然后队列朝鼓楼方向而去......

    赵诵还是第一次见这般场景,是以不免多看了好几眼,但前头的苏婉却回头看着赵诵,心道这过年不是都一个样么。

    这条御街她都走了无数次了,这里的一切看上去虽然繁华。

    但热闹都是表面的,热闹下却是黑暗的,她小小年纪便懂了不少,如今爹爹病重,苏家在她手中,但这些年可是没少操劳,又闹出苏家三房内斗的事情。

    实在头痛,但心更痛。

    苏婉想着,情绪低落起来,一旁的银黄还在叽叽喳喳地说着。

    不久,银黄看到小主人情绪不高,想着最近苏家发生的事情忙安慰起来,“小娘子,主人一定会好起来的。”

    苏婉听了点点头。

    ......

    ......

    许久之后,三人步至御街中段官巷一带,苏婉停在一间绸缎铺门口。

    丫鬟银黄指着道:“诺,就是这儿了。”

    赵诵早就听闻这御街中段官巷一带,是丝纺业多为亦工亦商的作坊带,没想到今日有幸观之,倒想见识这里的一切。

    “小主人,你怎么来了,这位是?”中年人注意到身侧的年轻男子,眯着眼睛凝视赵诵,见是自家小主人带过来的忙问道。

    苏婉当即介绍开来,“李掌柜,这就是我昨日所说的诵哥儿了。”

    李青面色如旧,虽听小主人说起那鞋,但李青五岁学制鞋,制鞋四十载,普天之下什么鞋都见过,也制作过,那临安大内这几年的采办也都经过苏家的,苏家这几年已经和皇宫大内牵扯上了,成了临安城内数一数二的富户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