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八章 亲友团的贞士(第1/2页)  三国之酒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夜作宴,宾客二三人。

    左侧席,曹操,法衍。

    右侧座夏侯惇,马腾,李文侯。

    “今日孟德兄赴任右扶风郡丞,实乃仲定之幸,望诸公日后携手共勉。”张安别院设私宴,只请引交客,做得相尽欢。

    “仲定,今日莫要贿赂吾,那三十多人必罢也,一郡吏治,不清平,难昌盛。”曹操本因厌恶买官鬻爵,不愿攀附权贵而卸任辞官,今张安的广厦论让他提了心气,自荐来右扶风,只愿做些实事。

    “此事孟德兄与叔生兄商议即可,仲定绝不涉足其中,做偏袒之举。”

    张安的人际交往甚是平淡,这两年收到的书信多是曹操与崔琰的闲谈国事,张郃只在每年年末送来两坛酒水,而张飞去岁来过一份简函,之后便没了音讯。至于孙坚年初入朝拜为议郎,临行前也在槐里城闲住过两日,给张安倒了些怨恨董卓的苦水。

    几家欢喜几家愁,一帆风顺,绝无仅有,这就是汉帝治下的官场。

    “仲定,那操可就着手实施了,以后定还右扶风一片清明。”

    曹操此次应缺也是凑巧,本来右扶风郡丞任免拖延不了这么久的时日,但张安这个人就是藏在污泥里的美玉,讨贼功劳后缀宦官推荐,赈灾济民又赔上了士族名望,人人想沾上广厦太守这个贤名,又怕迈腿进入宦官池脏了脚面,唯独曹操不怕,宦官亲友团出生的他有个好祖父,曹腾是背着宦官脏水的清平之臣,汉朝少见的贤明大长秋。

    “诸位举杯,共庆此刻。”张安为了让屯田事宜顺利进行,对右扶风吏治闭眼不看,今朝曹操来到,正好与他分摊重压。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张安知道自己酒后爱放狂言的毛病,所以准备罢席离场,谁知曹操酒品更差,直接拉住法衍,兄长长,兄长短谈起了国事。

    “元让兄,孟德兄醉了,不如我们改日再续。”

    “好,我背孟德回房。”夏侯惇刚做起身,却被曹操叫停。

    “仲定,今日有些话必须得说,吾回谯郡闲猎半年,更是郁闷。司马直之事尔等皆知吧!这大汉天下是怎么了?我就不明白君主治世,官员治民有这么难吗?忠贞之臣都死绝了吗?就没人劝一劝陛下吗?

    忆昔年凛凛汉风,今朝只剩怨天尤人,只恨位不能及,言不达天听啊!在朝高官都是元勋子弟,他们就不能学先祖一样把这傲骨立直了吗?”

    曹操已是而立之人,却做放声大哭,此间心情,让人动容,官场沉浮十年,大多数人都淡了匡朝宁国,一心扑在钱财权力,曹孟德坚持了十年初心,的确不易。

    “这都是肆意弄权的后果,和帝之后,君临天下多是年幼啊!”法衍无奈摇头。

    “官选制度也是欠缺,腾若非遇到使君,不知何时才能出头。”马腾才能不薄,苦无门路,今朝施展,更叹往昔。

    李文侯则讪笑不言,他可没有看到汉朝廷的败亡,凉州羌人地处边界,每逢外族作乱,汉骑甲皆是迎头痛击,匈奴,鲜卑,乌丸之流从未讨到便宜,羌人这次作乱也一样,汉骑单兵能力不弱于马背民族。可谓是典型的不恐外,内腐败。

    “若让某家领兵入宫,定舍身诛了这帮阉宦,看他们如何兴风作浪!”夏侯惇愤愤不平的说道。

    “杀了又有何用?不消三五日,又有另一个张让,赵忠之流。”

    张安也被此间气氛感染,不由自主的吐露心言。

    “满目望去,何处没有忠贞贤能之士?但这些人如何才能走到朝堂呢?靠推举吗?荒天下之大缪。家家都是孝子,何处去寻忠贞?

    且说黄巾贼,他们是如何起势?尔等真以为凭借张角两三句言语蛊惑能成事吗?是兼并啊!是无度土地兼并,这些失去土地的百姓就成了流民,自古流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