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二十八章 石包谶(第1/2页)  三国之酒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且说关东诸兵屯于酸枣后,每日饮宴取乐,不思帝王忧殆,只知随势附庸,毫无匡朝之心。

    时孔公绪在中军帐高谈阔论:“董贼厉煞,迫害帝君,残辱洛阳之民,世人皆愤慨。今幸有诸公起义兵,乃天下之福也。我等只需遵从车骑将军之令,平逆贼,清君侧,届时刘汉宏盛远大,诸公皆是中兴功臣。”

    “孔公所言甚是。”

    众人称赞,面有喜色,唯角落一人拍案怒怼:“哼!若日日如此闲散,空耗行军粮草,诸公覆灭不久矣,拿什么去洛阳营救尊上。”

    “曹孟德,你一区区代奋武将军,有何资格在此指手画脚?车骑将军满门被灭,总比你伤痛些吧!你若不愿听命,自行离去便可。”时人都崇敬袁绍诛灭中官之功,皆以袁绍为尊,更看不起阉宦出身的曹将军。

    曹操闻言,眼神决然:“操正有此意,不知哪位太守愿借孟德些许粮草,操立即赶赴洛阳。”

    曹操临时整军,靠一家之资,如今军中无粮,难做久行。

    众人不做应答,他们听得进赞美言语,但涉及自身利益便会思前顾后。

    “诸公,陛下就在眼前啊!何故在此却步,匡朝不是口中言语,需要实心作为呀。”曹操此刻口气放缓,多有求助之意。

    “唉!孟德,且随我来。”济北相鲍信,字允诚。为人宽厚仁义,当年被何进辟为骑都尉,后返乡募兵。这帐中唯他看得出曹操的汉心,故而愿做资助。

    “多谢先生慷慨。”

    曹操临出帐时转头看了一眼在坐众人,众人羞愧,不敢直视曹操,继曹操言道:“诸公,莫以私心误大事,食君禄忠君事,满座可有汉臣否?”

    帐中还是无人应答,曹操大笑摇头出帐,借粮草领军赶赴洛阳。

    ………………………………

    时有洛阳乡民在城郊掘菜时挖出一石柱,柱上有言:洛阳误刘,当迁长安。

    此谶语一出,洛阳疯传,人人皆道鬼神之说不可不信。

    八月初,朝议。

    董卓坐于帝侧,受朝臣之礼。目色坦然,理所应当。刘协心有愤恨,不敢显露。

    继,董卓拿起帝案之卷道:“众卿,并州白波贼又起,于上党郡兴兵,寇犯河东诸县,不知各位有何良策平贼?”

    “白波贼嚣横,丞相当以强兵诛之,老臣闻凉骑有一悍将,名为牛辅。若丞相能派此将入河东,定能平贼。”白波军自去年十月开始泛滥,如今又伙同於夫罗所部更显势大。想要剿灭必须用重兵,遂太尉黄琬欲趁此时机分董卓之兵,给予关东诸侯便宜。

    “黄太尉真当如此作想?”董卓面色不悦道。

    “这……”黄琬心中彻寒,不敢再言。

    “太尉稍等,来人,把那两个乱朝之人给本相提来。”

    董卓抬手制止了黄琬,甲士押解二人上殿,此二人见了董卓连忙开口求饶。

    董卓对此充耳不闻,起身走向朝臣:“众卿,这二人想必你们都认识,一个是城门校尉伍琼,一个是督军校尉周毖,当初本相入洛阳时就是这二人劝谏卓善用名士,他们给本相推荐了不少人,本相一一做了提拔,而现在呢?那些人都在关东兴兵想要杀本相。且不说这二人忠心与否,单谈二人识人的浅薄给朝廷添了多少逆贼。

    众卿以为这二人该杀否?”

    董卓此举意在杀鸡儆猴,朝臣谁敢出言做保,全是低头隐忍。

    “好,将这二贼推出去砍了,黄太尉你现在想说些什么?本相方才没听清。”董卓右手持剑柄,贴近老臣黄琬。

    黄琬不敢言,此时对列出了一人,保太尉周全。

    “董相且慢!吾可荐二人。”谏议大夫荀彧躬身道。

    “哦!本相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