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三章 长安逢春时(第1/2页)  三国之酒徒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董卓毙于宫门,吕布整军布控长安城,士卒所到之处皆高呼:执金吾吕布诛杀国贼董卓。

    声传街瓦,音入深巷,起初百姓不信,皆作闭户,后有皇宫吏士通传,张贴诏令。诏曰:司徒王允联合将军吕布杀董卓于北掖门。

    长安城中一时间热闹起来,百姓奔走相告,人人载歌载舞,时有士族女子变卖金衣首饰,绫罗衣裙,换做酒食分给众人,引百姓沿街堵塞。

    时至午后,王允领吕布率步骑攻打郿坞,坞内无坚守之将,飞熊羌人闻董卓已死,再无护卫之心,持刀虐杀董家宗族,董旻,董璜等都在其列,之后羌人劫银驱马远遁凉州。

    吕布大军未遇抵抗便入了郿坞,坞内少年美人多达千余,金有二三万斤,银有八九万斤,奇珍异宝多不胜数,前朝古藏亦在其列,吕布命甲士尽开坞中粮仓,仓储堆积如山,可供坞中人存活二三十年。

    返回长安太师府。

    时有太学生与袁门旧吏领长安百姓围董府,为首位正是弘农杨修。

    “董卓倒行逆施,祸乱汉室,天理不容,其宗族子弟亦同罪!王司徒与吕将军已入郿坞,我等岂可无为?”

    太学生裹挟百姓,声势浩大,太师府家侍紧闭府门,以木石堵之。

    “诸位攻入贼院,尽杀董姓贼人!”

    一人起哄,众人相随,更有甚者,已经开始撞击府门,引群情激奋。

    “都住手!”

    苍老声音从人群外侧传来,只见一拄杖老髯缓步走向府门台阶,左手还提着些许菜品,看来是闲游偶遇。

    “老先生是何人?为何要阻拦我等杀贼?”杨修对其躬身一拜道。

    “老朽乃长安一乡老,诸位何故在此起哄?有这闲情,倒不如去畅饮几杯。”乡老制止了撞门之徒,孤身立于石阶上。

    “老先生可知这府内住的是何人?”杨修指了指牌匾上的“董”字。

    “董苍董伯青一家。”乡老含笑应答。

    “老先生即知是国贼府,为何要袒护?”

    “何为国贼?董苍不过是一瘸腿之人,一生不持刀,手下无人命。至于渭阳君董白更是洛阳迁民的恩人,如此大善之府怎么就变成国贼了?试问杨德祖可不选杨文先为父吗?”乡老对事看的通透,出生非人力可选,且此事若被洛阳迁民所知,定会挑起城内风波,届时不利于朝廷管辖,那才是朝廷的罪人。

    杨修被老者一言点醒,脑热劲也去了七八分,他也算洛阳迁民,董白之功绩的确可保董苍一家平安。

    “王允为何要舍近求远?年轻人要读书,更要活泛用脑,不然书有何用?还不如老夫这一行将就木,且都散了吧!”乡老拍了拍杨修的肩膀,提着的菜品归家而去,口中还惦记着晚间要吃一顿鱼儿庆祝。

    杨修羞愧面红,遁归回府,其余众人也淡了兴致,各自离去。

    ………………………………

    说罢府外纷杂,且看府内风云。木石堵的住府外刁民,却拦不住府内羌人。

    渭阳君的近卫也是飞熊羌人,董卓死讯广传于街,这群外族也生了异心,府外百姓刚刚退散,羌人便持刀反目。

    “刃!”

    血光先起庭院,四五位家待当即毙命,飞熊羌人在府内翻箱倒柜,搜索财物。

    董苍不敢言,带着夫人疾走董白别院。

    “儿啊!大事不好,那群羌人杀人抢财了。吾早就说过不要轻信羌人,你大父就是不听。现在该怎么办呀?”董苍虽为董卓长子,但生性懦弱,遇事无谋。时常被董卓责骂无能。

    “父亲快带母亲入房。”董白身披银甲,英姿飒爽,手持仪仗长剑,虽显沉稳,但仍见眼角泪痕。

    一朝变故,高台落了深渊,还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