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六十九章 祸从口出(第2/3页)  汉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羊续将那鱼展示给下属,且告诫他莫要再送。得了“悬鱼太守”的美名。

    “正是。”

    羊衜今日相伴蔡琰来寻人求情,也有私心。羊仲义去岁与孔融之女和离,继而蔡羊两家相商婚聘,蔡邕将女儿贞姬许给了羊衜,故而羊衜此行也是为了岳丈。

    “哈哈哈,仲义啊!老夫可没说不帮,汝何必如此心急?”司马防起身走至蔡琰身旁道:“文姬,伯喈兄与老夫是至交好友,老夫定会向王太傅进言求情,汝莫要悲伤,王上公不是绝情之人。”

    “司马公,此事只怕要陛下下旨才能解蔡公之危。”

    卫觊无奈摇头,其实蔡琰已经去求过多人,就连马日磾都说不退王允的决心,遂,荀彧给他出了个主意,让卫觊求众臣同上表汉帝开恩。

    “这……”司马防面色做难,虽是同一件事,但性质截然不同。

    “伯儒兄,懿知一人可解蔡公之危。”久久不言的司马懿突兀开口。

    “何人?”

    “城西董府,陈道!”

    司马懿淡淡一笑,那鹰视之相让人极其不适。景桓党人的这一招棋已被他看得一清二楚,假借蔡公之危,实则是逼迫明哲保身的官员表态,只要与景桓党同表上书,那就站在了王允的对立面,站在了士族的对立面。

    “陈道只是一区区从事,何曾有这么大的权势?”卫觊饮了一口茶水道。

    “为公先生没有,但他的夫人渭阳君有这个资本。”司马懿不看卫觊,只向蔡,羊二人诉说。

    “司马二郎请明言。”蔡琰的印象中董府自保都难,哪里还有上表之力。

    “姐姐并听好,董府绝非姐姐想象中那般破落。

    其一,渭阳君在洛阳有义举,保全了洛阳迁民。

    其二,朝廷多凉将,也有董府情面。

    其三,蔡公因董卓之事入狱,董家怎能袖手旁观?

    现在姐姐可知该找谁了?”司马懿把详情告诉了局中人,他料定景桓党之谋蔡琰不知,卫觊也是要脸面的人,毕竟蔡琰是他的亡弟遗妇。

    “原来如此,兄长,那我等去董府求情如何?”蔡琰殷勤的看向卫觊。

    “好,司马公,告辞!”卫觊别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司马懿,领着二人快步出府。

    “伯儒一路慢行。”司马防笑盈盈的目送三人,直至身影消失,目色突变阴沉,看向司马懿:“跪下!”

    司马懿平静跪于阶前,静待父亲训斥。

    “为父且问你,蔡公为何入狱?”

    “祸从口出。”

    “既知此理,为何再犯?世事只你是聪明人,你不知这样会得罪景桓党吗?”司马防可以模糊回答,甚至推脱时日,唯独不能得罪,京兆尹这个官可不好当。

    “父亲,自董卓毙命,朝廷风气大改,人人图兴汉室,浑噩之态实不可取。”

    “自古朝堂多相争,一朝不慎引火自焚,这么浅显的道理你不懂吗?”司马家数代经营,谋身立命,若毁在司马防手中,那他可愧对祖宗。

    “朝堂若不争,何来广开言路?朝堂若不争,何来百家齐鸣?朝堂若不争,灭亡之时也!相争无错,就看争的是金银富贵,还是黎明苍生。人人沉沦,何言再兴,若不为国,做官何用?”司马懿正值火气年轻,心中热血蓬勃。

    司马防从小便教导子嗣要忠君爱国,正直为人,但真到了他这个年纪,有很多事都会后怕顾虑,人心易变,百事多磨,可叹非黑即白的初心去何处?

    堂中静默三刻,司马防幽幽开口:“仲达,长大了。”

    “父亲可愿让孩儿出仕?”司马懿面色显露少有的激动。

    “也罢,你且起来。为父明日向王上公谏言,辟你入朝。”司马防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