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二四章 返程(第1/2页)  汉臣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话转上谷郡居庸县。

    瑟瑟北风鹅毛雪,城头高飘刘字旗,远道来了一快马,城上诸兵皆作警惕,弯弓满月,勒令止步。

    “城下何人?速速通名。”

    “我乃蓟侯快马,有书信交于你家赵将军。”

    继,兵走城内,片刻后城头来了一将:身着玄甲,腰配短刀,大步流星,威风凛凛:“某便是赵云,且将信函递上。”

    常山赵子龙在此次居庸攻防战中威名远扬,仅用三千卒击退了公孙瓒七千余兵马,保了城池,亦保了刘虞性命。

    快马闻言,送信入门,赵云一览即令各卒敞开四门,更换蓟侯大纛,静待公孙瓒将领接手城池。

    直至午后,公孙瓒部将见赵云在城楼处,仍不敢入城,要求赵云先行出城。

    赵云听闻朗笑讥讽,自领十骑向广阳方向而去。

    再话渔阳郡雍奴城。

    时鲜于辅接到刘虞书信后也弃了兵权,辞别众将欲要去蓟城,行至城门前又匆匆折返城西。

    城西一破落院外,鲜于辅停车下马,推开柴扉如入自己家门,继高呼屋中人:“阿母可在家?”

    “在嘞!公佐快来屋中坐。”一年迈老妪见了鲜于辅喜笑颜开,待如自家孩儿。

    “阿母,近来身体可好?”鲜于辅执老妪双手,嘘寒问暖。

    “甚好,见到公佐,阿母哪还有病痛。”老妪拍了拍鲜于辅手背。

    “阿母,国让呢?”

    “寻我做甚,现在你当母亲的孩儿便好!”朗声从内屋传来,只见一儿郎掀帘而出,此人身高七尺有余,着粗布短衫,片刀眉,桃核眼,额显川字,步踏矫健,有风采神韵。

    “国让,何故小气?辅今日便要走了,许是一生都回不了幽州喽。”鲜于辅责怪幼时玩伴不通他此刻心情。

    “可是刘幽州危及?”儿郎两步上前抓住鲜于辅手臂,目显紧张。

    “非也,朝廷来人了,太尉要回长安,命我等相随。”鲜于辅笑道。

    “甚好!甚好!看来你又要腾达了。”儿郎松了一口气,坐于门槛处,此刻也感叹好友仕途比自己顺畅。

    “唉!都是阿母连累了豫儿。”母子连心,老妪自叹年老无用。

    “母亲何故说此话?豫为人子,岂能不尽孝道?”

    田豫,字国让,渔阳雍奴人氏,本追随平原相刘备征战青州,履历战功,深得刘备信任,但后因思母亲年迈无人照料,辞了刘备归家侍母,至今身无官职。

    “国让,辅可写一封书信给邹太守,让你在渔阳境内任职,你可愿否?”鲜于辅特意折返也是为了好友前程。

    “就是你上次说的守东州令?”田豫眉目起了兴趣,仍想出仕为官。

    “然也。”鲜于辅答。

    “公佐啊!”田豫还未说话,田母率先开口。

    “儿在,阿母吩咐。”鲜于辅在田豫征战青州时一直照顾田母,此番叫法已然顺口。

    “公佐,这次要去哪里啊?”田母识文知礼,是个慧心人物。

    “应是长安,在大汉西边的雍州。”鲜于辅如实以答。

    “阿母一生没离开过渔阳,也想去雍州瞧瞧,公佐愿意带阿母去吗?”田母毁了儿子一条仕途,自然要还一条更好的出路。

    “母亲年迈,不益远赴……”

    “嗯?”田母双目一怒,田豫自做默声。

    “阿母放心,辅定会向朝廷力荐国让。”

    “做不做官倒无所谓,只是阿母日后想公佐了,怕见不到罢了,且你兄弟二人一起也有个照应,此事便如此决定吧!国让,还不快去收拾东西。”田母能教导出田豫,岂是平庸妇人。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