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5章 经济开发区(第1/2页)  富矿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荒草足有半人多高,各种叫的出名字,叫不出名字的野草、野花竞相生长,时不时还有一棵树矗立在其中,看起来颇为诗情画意。    一辆轿车驶来,惊起了一片鸟儿。    这片荒野中有条路,而且路的等级不低,崭新的水泥路,就算两辆大卡车交错而过也不会显得挤。    刘新宇小声的咒骂着,这一段路上的虫子实在太多,他时不时就得打开雨刮器,洗掉玻璃上的虫子,这才能顺利开车。    杨东升看着窗外也直摇头,瓜州经济开发区其实已经成立数年,但直到现在仍然还是这副模样,杨东升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说起来瓜州的底子还是不错的,从市里要交给杨东升的那一串企业的名字,你就可以知道瓜州工业是很有底子的,还有矿山机械厂这样在行业内数一数二的企业。    论实力,瓜州在地级市中绝对是数得着的,就算临近的皖、豫两省的省会庐阳、商都,此时也不远如瓜州。    交通条件方面,瓜州虽然不沿海,但是有两大铁路动脉在此交汇,还有京杭大运河这样的水路枢纽。    论自然资源,瓜州有煤矿,有铁矿,整个苏省独此一份。    教育方面也有地矿大学、工学院、医学院等学校。    可就是这么多优势在身,就是发展不起来。    杨东升只隐约想起大学时候一位教授的一句话——在瓜州,能做的起来生意,走遍全国都不怕。    豪车终于在一片正在建设中的巨大厂区前停下,这里就是瓜州家用电器厂。    电器厂现在还没有建完,市里要把家电厂给杨东升,杨东升怎么能不去亲眼看一看?    有十几个人早在路边等候,看长相他们大多数是中年人,站的稀稀落落看似正在聊天,但是杨东升的车出现在远处后,这十几个人忽然站的跟标枪一样笔直。    刘新宇老远就看到了这边的情况,见状直接将车停到了他们面前。    当先一人一边殷勤的打开车门一边道,“欢迎杨总莅临家电厂检查指导工作!”    杨东升看了看打开车门这人,又看了看厂门口,有点发呆。    他就是托了个人,找个家电厂内部的人,打听一下家电厂的情况而已,怎么就成了莅临检查指导工作了——不用说,家电厂这边肯定也知道那场会议的内容了,市里的保密工作还真是漏的跟筛子一样。    杨东升发呆,那人却没有呆,只听他继续,“杨总,待会您先去厂区参观,午饭安排在了食堂,您放心,菜绝对不辣,我们特意做了海虾,饭后给您准备了咖啡!”    这群人干活的本事且不说,这服务的本事倒是一流,连杨东升不喜欢吃辣的事都打听出来了。    “要看的话,以后有的是时间,但是现在名不正言不顺,我还是不进去了!”杨东升却是不准备进厂门一步,“留下一个人给我介绍一下厂里现在的情况,其他人都散了吧!”    不待他们反对,杨东升便直接坐上车,关上车门。    刘新宇从驾驶座上下来,打开副驾的车门,做了一个请的姿势。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最终还是给杨东升开车门那人上了车。    汽车重新开动,绕着厂区转起了圈。    瓜州的野心很大,家电厂共分三期工程,一期工程的投资就尤其大,已经投入的项目包括冰箱、空调、洗衣机、抽油烟机等,而且不仅是造一个壳子那么简单,根据领导的决策,依托瓜州的工业底子,家电厂将会建设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包括压缩机、风机、电机、电路板、制冷剂存储罐等核心设备。    这倒是出乎杨东升的预料,要知道国内家电厂很长一段时间,最被人诟病的就是跟各大汽车厂一样,只能造个壳子。    但也正因为此,这件事对杨东升来说才更加棘手,因为瓜州没有钱,这些项目几乎都是用贷款建的,市里出的最大头就是土地,所以才能说转就转给杨东升。    一旦家电厂转到杨东升手上,这些贷款也就要杨东升背了。    从这方面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