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137 章 马关(第2/3页)  我用金手指建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均可设栈寄存;六、交换俘虏,中国即行释放日本军事间谍或被嫌逮之日本臣民。四月初八日,清政府批准了这一丧权辱国的条约。四月十四日,中日双方在烟台互换批准书,开始生效。

    而这个时候一直在南京蛰伏的刘海在得到大清国政府同日本签订马关条约的消息之后,立刻大喜过望,对着左右的幕僚说道:“此天赐良机,正是我南洋飞龙在天之时。”

    当天晚上刘海就写了一封奏折,命人送到了京师。

    在这封奏折之中,刘海痛斥了朝廷上的卖国贼李鸿章等人,然后用假模假样的说道,台湾乃是祖宗百战所得,不可轻弃。接下来又诉说台湾在大清海疆的战略重要位置,同时说明台湾是南洋水师基地所在,愤慨的请求朝廷废约再战。

    刘海的奏折再送到朝廷之后,立刻就引起了一片的喧哗。

    慈禧等投降派自然是不愿意,本来已经得到和平的机会,怎么能就这么再次开战?

    而像光绪皇帝等主战派,对于这一次的马关条约苛刻的条件,是已经愤慨到了极点?

    要知道大清国和列强打交道这么多年以来,从来就没有做出过这样大的让步。

    就连世界第一强国英国也没有办法逼迫大清国签订这样的条约,现在竟然被一个小小的日本所达成了。

    因为在朝廷上对于日本小视的习惯,由来已久,这些官老爷们能够接受大清国被洋人打败的事实,却无法接受大清国被日本人击败的现状。因此不满马关条约的人大有人在。

    而刘海的这个奏折,自然引起了满朝上下文武大臣的共鸣。

    就连光绪皇帝再接到刘海的奏折之后,也是兴奋异常连续,召集大门武大臣商量了几天,准备不承认马关条约,继续命南洋水师全军出动,与日本海军决战。

    但是刘海的奏折,却遭到了慈禧太后强力的压制,甚至有一次在光绪皇帝召开大朝的时候,慈禧太后竟然破例地从颐和园出来来到了乾清门。

    慈禧太后对着满朝文武咆哮着,痛斥刘海不知高低,只之一时的血勇,却不把国家大义放在心上。

    同时话中明里暗里说刘海在北洋同日本人大战的时候,坐山观虎斗,坐看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由于慈禧太后的强力压制,刘海的这封奏折就被朝廷弃用,同时光绪皇帝不得不发了一封圣旨,痛斥刘海无端引起友邦猜疑,命令由刘海约束手下不得再战。

    刘海在接到这封圣旨之后,立刻就着急了,自己的幕僚商议下一步该如何行事。

    江宁人赵传仁上一次出的主意被刘海弃用之后,一直耿耿于怀,这一次得的机会自然要在刘海面前露个脸,于是他当先出来,“大人,朝廷如此行事,已是天下民心,大人不必理会,只要大人立刻出兵与日本人决战,天下民心就在大人这一边,朝廷到时候投鼠忌器也无可奈何。”

    而作为刘海头号幕僚的赵家华,这一次破例同意了赵传仁的意见,“大人,日本和北洋水师决战之后已经是强弩之末,我等现在出击正是时机。”

    其他的几个幕僚对于这二人的意见也是纷纷的赞同,他们已经看出来了,经过这一次朝廷可以说是威望扫地,地方上的势力越发的膨胀,而作为两江总督的刘海,现在已经成为了朝廷第一大的实权派,将来的前程不可限量。

    而现在正是刘海争取民心,布武天下的时机。

    刘海坐在上边,听着底下几个幕僚的议论,满意的点点头,这一回自己背上了卖国贼的名声,终于等到了这个时机。

    于是刘海站起身来对着下边的人说道:“日本乃是蛮夷小国,窥视我天朝久已,今日携小胜,只为逼迫朝廷签订如此丧权辱国的条约,不但赔偿白银2亿两,而且割让我南洋水师重地台湾,如此奇耻大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