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零四章 发改委?(第1/2页)  贞观国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山东士族指的是魏晋以来在崤山以东发展的门阀士族,包含了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太原王氏、范阳卢氏、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荥阳郑氏、琅琊王氏与琅琊颜氏、兰陵萧氏、河东裴氏等文华士族。

    这些士族长期把控着地方的财政,治安等权力,甚至是朝廷政令的推行,也要经过他们的首肯才能在地方实施。

    就连李世民派过去的地方官,若无这些士族的支持,屁股都不一定能坐到官衙的椅子上。

    这对于李世民这种气吞山河,立志成为一个旷古烁今的君王来说,无疑是在抽耳光,叫他如何不恼?

    而萧冉从一开始就被李世民划在了士族的对立面,一个兰陵萧氏的子弟,的是,如果寒门子弟的读书人有千千万,那么士族会如何?”

    千千万?大唐真要有那么多读书人,那自己还担心个什么劲儿?真到了那个时候,士族只是一句笑话罢了,只是这小子有何凭仗敢说出这种无稽之谈?

    “你莫非以为纸价下跌,大量生产就能造就无数个读书人?你难道不知道光有纸没有文华,生产再多的纸也无用?”

    李世民很不以为然。

    萧冉自信一笑,答道:“微臣斗胆问陛下一句,宫内藏书有册几何?”

    “一万二千册。”李世民有些疑惑,问这干什么,难道还能找到那么多读书人来抄写?殊不知朕早就下令,命识字的宦官日夜不停的抄誉,即便如此,一年下来也不过几百册。

    “若微臣有办法让这些书籍在短时间内成百上千的增加呢?”萧冉得意的说到。

    “此言当真?”李世民腾的一下站起身子,几步就从龙椅上冲了下来,就差揪萧冉的衣领子了。

    萧冉被他吓了一跳,连忙说道:“微臣知道一种印刷的法子,可以大批量的印刷书籍!”

    “花费几何?”大唐如今也有专门的印书作坊,只是每印一本书就要重新刻字,过程极其繁琐不说,即便是相对便宜的阴版也耗费极大。

    “不多,雕刻一套活字便可重复使用!”

    对于活字印刷术这种东西,萧冉熟悉得很,只需把所有的字都按相同的大小刻好,排版的时候按照顺序摆放便是,了不起把一些常用的字多刻几个便是,每次印一页,印个千百张,再印下一页,直到把一本书籍印完,最后再按顺序装订完毕即可。

    李世民一听,兴奋之色溢于言表,来回的在大殿内走着,似乎在消化自己的激动情绪。

    “此事可还有他人知晓?”

    萧冉点头道:“微臣前些日子已经在南山试着营造了,想必过几日就能建好,到时候陛下可以前去一观。”

    李世民听罢又高兴的笑了两声,脸色忽又一变:

    “不行,兹事体大,不可马虎,不如朕派人去严加看管,以免走漏风声!”

    萧冉一愣,听李世民的意思是要接手印刷坊,老子把这事情说出来可不是为了单纯做贡献的,连忙说道:

    “陛下可以派人来学,想必一两座印刷坊根本满足不了天下寒门子弟。”

    李世民看了萧冉一眼,并没有表示不满,萧冉的话是对的,单靠一座印刷坊想要改变天下何其可笑,即便是有上百个又有何用?

    说句不好听的,哪来那么多识字的人教百姓读书?整个大唐百姓的识字率还不到千分之一,就这还仅仅只是关内道一带,其他,像剑南道,岭南道这种地方识字率只怕更低。

    将疑问抛出来后,一君一臣坐在龙案下的台阶上发呆,刚才一个提问一个答,眼看就要解决问题了,结果到最后忽然发现这天下就没有那么多教书先生。

    想要解决士族的问题哪里是一朝一夕就能办到的?李世民站起身来,一脸豪气干云的样子也不知道究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