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章 员工的归属感很重要!(第1/2页)  医疗黑科技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位于工业园区里的新工厂内。

    陈长安带着自己的秘书团,正在认真的视差工作。

    厂房内一千四百多位工人正围绕着生产线各司其职的将技术人员制作好的半成品胶原蛋白凝状物分割、裁线,装枕头,灭菌,抽样检验。

    这次招收的这批工人以前大多都有过缝合线工厂的工作经验,适应能力很不错。

    几家老工厂合并整合之后,成功升职为新厂区负责人的杨汇只不过用了半个月,就在第一批老员工的帮助下,成功将一千个新员工给培训上岗了。

    效率没的说!

    唯一有点可惜的就是陈长安对于科研人员的招聘并没有那么顺利,商柠派人在独墅湖高校区的人才市场持续招聘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工厂需要的普通工人和有工厂基础管理经验的中层管理员工都招聘齐了。

    但是,按照陈长安要求招聘的机械、电气、自动化、材料、计算机、生物医学工程,应用数学,低温物理,高能物理等等学科的硕博人才却寥寥无几。

    一共就招到了俩,一个是华南大学计算机系硕士毕业,一个是陈长安的学长,南科大自动化专业硕士。

    两个都是近几年较为热门的专业学科毕业的,因为某些私人原因临时辞职了,又因为临近年关了,各大企业都没进行大型招聘,所以才被瑞康捡了个漏,花大价钱将两位硕士给收入囊中。

    至于其他学科的高学历人才,那在市场上本来就稀缺的很,根本不是陈长安想招就能招的到的,基本上要嘛留校参加科研,要嘛被世界五百强的大公司提前内定走,根本轮不到小小的瑞康医疗抢人的机会。

    陈长安一边头疼的想着要怎么才能招到足够多的科研人才,帮助他研发新品的问题,一边带着秘书们晃悠到了公司的一号食堂。

    此时离着午饭时间也就不到一个小时了,后厨里新招的厨师团队正在卖力的翻炒着超大的铁锅。

    工厂嘛,都是吃大锅饭的,味道方面就别想着多讲究了,分量够足,能吃饱就已经能让工人非常满意了。

    陈长安专门进后厨转悠了一圈,看到后厨虽然不能算很干净,地板上有一些脚印以及厨师随手丢弃的一些厨余,但是至少操作台还是非常整洁的。

    而厨师们正在热火朝天炒着的菜品陈长安认真的瞅了瞅,确实有按照他的要求,每餐必须有五荤七素,而且每一种菜品的分量都很足,量很大。

    他满意的点了点头,毫不吝啬的对全程都跟着他视察的杨汇说道:“卫生水平保持的不错,伙食看起来也挺丰富的,杨厂子干的不错。”

    陈长安是一个很注重细节的人,他一直认为,很多工厂的员工之所以流动频繁,干不长久,除去自身对厂妹和厂仔的身份感到不满意之外,很大一部分原因还是工厂管理层给的人文关怀不够。

    话说的难听一点,其实一般愿意在工厂上班的年轻人其实大部分学历都不是很高,了,我大华夏什么都缺,但是就是不缺人,所以工厂老板们也根本不在乎这些,也不愿意做出改动。

    但是陈长安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还是想要提高工人的待遇,留住工人的心。

    因为以长远计,陈长安以后要研发生产的产品是会越来越复杂的,对工人技术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

    如果陈长安不培训一批技术熟练的工人,只是以普通血汗工厂的那种运营理念,工厂员工几个月就换一批,那么光是每次新员工的培训,都要耗费很多精力,也影响生产效率。

    陈长安虽然现在手上没什么钱,也没做出几个尖端产品出来,但是他对瑞康的经营从一开始就是直接对标国外的大型医疗设备集团的,想要像西门子、梅里埃、美敦力那种大集团一样,培养工厂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凝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