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2章 李世民的考量,商队、圣旨齐至丰州(第1/2页)  大唐最强长子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李言在丰州静静的等待着计划中的商队,而另一边,他之前发往长安的信也到了李世民手中。

    这一回信倒不是在早朝时送到的,而是在中午,直接由老太监王德亲手交给了李世民。

    “通商?以突厥人之牛羊养丰州之兵将?”

    李世民看到这是李言的信,心中本就怀揣了几分期待,毕竟这是他失散多年的儿子。

    但就在看完整封信后,李世民整个人都愣住了。

    李言的这封信并非只是提了与突厥通商的提议,言语间还隐约透露出了他想要将丰州打造成一个北方边境经济要城的想法。

    “这……”

    李世民楞了很久,当然他之所以发愣并不是因为觉得李言的计划荒谬,他反而觉得信中的提议可信性相当的高。

    李世民真正愣住的原因是,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个失散多年的儿子竟然会有如此战略眼光。

    这已经不单单是军事才能了,这完全是综合能力的体现。

    “这是管仲之能啊……”

    李世民隐约从李言的思想中读到了古时齐国管仲的影子,李言的这套计划与管仲当年坑鲁国的安排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若是李言知道了李世民的想法,必然会为他狠狠的点个赞。

    他这的确是经济战争的手段,而管仲在后世可是被不少人誉为经济战鼻祖的存在。

    由此可见李世民自身的战略眼光也是颇为不凡。

    “王德,拟旨!”

    李世民没打算把此事的本质放到朝堂去讨论,李言计划的核心思想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现在李世民只想让李言自由发挥,至于朝堂上不和谐的声音自然有他这个皇帝兜底!

    就这样,一封圣旨从长安出发,快速朝着丰州而去。

    ……

    数日后,丰州,城墙上。

    李言满意的看着不断从南城门进入丰州的商队,虽然如今前来的商队规模都不算太大,但这些人只不过是第一批来试水的而已。

    一旦商人们确定了丰州-突厥这条商路真的有利可图,那么后续到来的商队规模绝对小不了。

    李言的身旁,王俞颇有些焦躁不安,他时不时地看向李言,似乎想要问些什么。

    “李将军,你之前可是说过朝廷必会同意这次通商,可是……文书呢?没有文书我可不敢私自开放通商啊。”

    焦躁之下,王俞还是选择了主动询问。

    “放心,快到了。”

    李言倒是挺淡定,他相信李世民的眼光绝对能看出贸易战争的独特之处,因此李言至始至终都没有担心过朝廷的文书。

    现在算一算时间,朝廷的文书也该快到了才是。

    就在李言淡定的展望着入城的商队时,一个穿着令李言感到很熟悉的身影不如眼帘。

    宦官,传旨的宦官!

    而且按照李言的眼力,这一回来传旨的似乎还是上一回那位宦官,没记错的话他应该姓袁。

    “你要的文书到了,看样子还是圣旨。”

    李言指了指宦官到来的方向,提醒了一下身旁的王俞。

    “什么?圣……圣……圣旨?”

    王俞哆嗦了一下,他顺着李言所指的方向看去,正好看见了前来的宦官,他心中很是忐忑,生怕等会圣旨的内容是怪罪,是拒绝开放通商。

    还未等宦官入城,那些排队接受守城军查验的商队就先躁动了起来。

    “快看,那边有个大唐的太监!”

    “小声点,别被惦记上,这应该是传旨的使者,从长安来的!这一回丰州通商或许是真的。”

    “屁话,若是假的,我们千里迢迢过来作甚?不过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