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六章 分家苗头(第1/2页)  寒门凤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见阿耶又一次妥协了,刘辰星黑葡萄似的大眼睛一下写满了失望。

    刘青山更是难掩愤怒,仰头问道:“阿耶,难道你就不怕影响我科举?”

    刘千里高大的身躯一震,怔怔转头,见儿女都一脸失望地看着自己,他喉头艰涩,张了张口,半天才唤出一声,“青山……”

    刘青山撇过头,不愿对视。

    兄妹俩站在一起,刘辰星就看见刘青山泛红的双眼。

    只是少年人倔强又傲气,不愿让人看见自己的眼泪,才深深忍住。

    看着这样的阿兄,刘辰星有些心疼。

    他们兄妹俩历来形影不离,没有人比她更清楚阿兄有多用功读书,渴望有一天能从这个偏远的小乡村走出去。

    刘辰星可不愿意为了帮大伯,把她阿兄的前途全毁了,她仔细思索起来。

    科举确立之前,历朝历代一直用察举制选拔官吏。

    察举制以“声名”取士,重名声、舆论,像“举孝廉”就是察举制之一。

    如今,科举尚在草创阶段,制度不太完善,在一定程度上还受以前“察举制”重声名的影响。

    柳阿舅就说过,因为现在科举评卷没有标准,考官常以名气大小作为考评,所以现在请托之风盛行。

    俗话说文无第一,文人都心高气傲,除非真是不世之才,否则难以服众。

    在文人圈子里不容易经营出才名,又一心想出仕者,便将自己写的诗,陈启给达官贵人,以期才学被赏识从而知名,再科举则较易出头。

    如天朝的唐代诗人韩愈,就曾三举而不中,第四次投文公卿间,才名被广知,方得以及第。

    也就是说,对于科举的学子而言,声名是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才学之名。

    换句话说,阿耶即使背了这污名,对阿兄未来科考影响应该不大。

    阿耶既已妥协了,现在当然是先为自家谋福利,可不能凭白背了这污名,不然以后在刘家的日子就真不好过了。

    刘辰星脑子转得飞快。

    也就一两个念头间,就把思绪理清楚了。

    刘辰星旋即道:“阿耶,你老说一家人不要计较太多,可每次吃亏受苦的都是我们!这就是家人吗?”

    说时,伸手拉住刘青山的手。

    这默契就又来了。

    刘青山心中一动,赶紧收起故作的失望。

    不过他也真是失望,只是多了些刻意。

    没办法,谁让柳阿舅逮到机会就要教育他一番。

    上有阿娘,下有阿妹,阿耶又是极重情的一个人,难免被阿翁阿婆牵着鼻子走,他身为小家里唯二的男人,一定要担起来。

    刘青山这就回握住刘辰星的手,终于正视刘千里道:“这次为了大伯科举,可以背污名!下次若大伯杀人放火,也要阿耶去完见刘千里还无动于衷,一双眼睛只看着自己的儿女,又加重语气,“老二,你要怎要才肯答应!?”

    “好!阿耶这就下跪求你!”刘老丈一把挥开拉住自己的人,就作势下跪。

    刘千里这才转头道:“不用,我答应了。”

    刘老丈闻言一喜,却不及笑意上脸,只听刘千里又道:“不过,我要分家。”

    语毕,堂内有一瞬间的安静。

    谁也没有想到,一向最是老实寡言的刘千里,会说出分家的话。

    兄妹俩最先反应过来,简直大喜过望,他们真没想到会这般顺利。

    “阿耶!”

    “二郎!”

    兄妹俩惊喜地望着刘千里,就是柳氏也一脸惊喜的抬头。

    终于不再从儿女脸上看到对他这个阿耶的失望,还有妻子脸上也一脸再清楚不过的喜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