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二章 极地(第1/2页)  我真不想要黑科技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马里亚纳海沟位于菲律宾东北、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太平洋底,全长2550千米,为弧形,平均宽70千米,大部分水深在8000米以上。最深处为11034米。如果将珠穆朗玛峰放在这里,那么它的山它最“湿润”,并不是因为这里有丰富的降雨,而是因为南极洲98%的地方都被冰雪覆盖。不过,由于其极端低温,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干燥的地方,每年的降雨量不到2英寸。

    在南极洲生活的几种生物都极度耐寒,帝企鹅,帽带企鹅,食蟹海豹,象海豹,漂泊信天翁,南极贼鸥!

    随着后世的全球气候变暖,二氧化碳排放量急剧增加,人类为了更迅速更快的使自己国家的经济发展,不顾破坏环境造成的恶劣影响,疯狂往大自然排放废气。

    为了约束各国的行为,各国签订了一个协定书。

    全称为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

    京都议定书规定工业化国家要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和海平面上升的危险,发展中国家没有减排义务。

    到2010年,相对于199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全世界总体排放要减少5.2%,包括6种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氟利昂等。

    到2008年至2012年的五年间,欧盟国家应减少8%,米国7%,日国6%,加拿大6%、东欧各国5%~8%。新西兰、俄罗斯和乌克兰则不必削减,可将排放量稳定在1990年水平上,允许爱尔兰、澳大利亚和挪威的排放量分别比1990年增加10%、8%、1%。

    华国年排放28.93亿吨二氧化碳,人均2.3吨,米国年排放54.1亿吨二氧化碳,人均20.1吨,欧盟年排放31.71亿吨二氧化碳,人均8.5吨。

    当然这是2012年之前的数据,之后的就更加……

    而最为无耻的米国,在2013年就退出了京都协定书,反正说话等于放屁在米国人来说已经不是一次两次,甚至习以为常了,而退出这个协定是为了什么,想必谁都清楚。

    如果连自己的不爱惜自己的家园的话,地球迟早会被人类自己给毁掉。

    因为气候变暖,到了后世,一些南极,北极的动物已经沦落到要去人类垃圾堆寻找食物的悲惨境地了。

    曾经的北极熊,作为世界上体型最大的陆生食肉动物,在捕猎食物时,只吃脂肪,对瘦肉不屑一顾。长得雪白健壮,毛茸茸一团,威风之中又不失憨厚。

    而如今的北极熊已经瘦成了一条狗,绝望地闯入人类的生活领域,到处翻找垃圾。

    哪怕是一小块吃剩的肉片,都成了难得的美食。

    瘦骨嶙峋,只剩下一层脏兮兮的外皮耷拉在骨架上,让人不忍直视。

    是的,它们是被活生生饿死的。

    北极熊依赖海冰生存捕猎,而全球变暖使得大量冰川崩解融化。

    栖身的空间越来越小,觅食的难度越来越大。曾经的极北之王不再,只剩下一条条苟延残喘的无辜生命。

    这是2019年北极熊的境况,当时的科学家预言,不出80年,北极熊就会完全灭绝!

    “全球变暖”这个词大家或许已经听过无数遍,有些许麻木了。

    那么再展示一组数据:

    2020年6月份,北极圈内的西伯利亚小镇出现了38度高温天气。

    38度啊,就算是在华国的部分城市,这也绝对算得上是夏季温度的峰值了。

    而现在它出现在了北极圈内,那片我们印象中,一直被皑皑白雪覆盖的区域。

    一位科学家惊恐地说:“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情况。”

    是啊,谁都没见过。它打破了北极圈有史以来的最高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