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二章 上任乌台!(第2/3页)  北宋之无双国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过御史台的事情又多又杂,所以里面有一些叫里行的官员。

    比如说殿院的就叫殿中侍御史里行,而察院的则是监察御史里行,加上里行二字,大约就有了实习、储备干部的意思。

    这个里行皆非正官,也不规定员额,也就是说,这些里行是不占编制的。

    欧阳辩的手下有四名监察里行,一名李定,二名程颐,三名阎询,四名黄廉。

    程颐大名鼎鼎,自然不必多说,闫询应该大多数人是不知道的,但宋史上也算是留了名字的,而且生平经历是有三行字的,算是了不得了。巘戅m戅

    其实也算是了不起的,但欧阳辩并不认识。

    谁会认识一个只在史书上留下三行字的人?

    黄廉大体如此,都是只够在史书上留个三行字的人。

    不过欧阳辩并没有轻视他们,因为能够成为御史里行的人,都是未来的中高级官员,以他们的官位和年纪,都是未来神宗朝的中高级官员。厺厽 顶点小说网 xindingdianxsw.com 厺厽

    最后一个李定。

    他本身倒是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当然啦,其实也算是挺了不起的,因为他曾经做到御史中丞的职位。

    我们大多都知道,御史中丞、开封知府、翰林学士以及三司使,那就是所谓四人头嘛。

    李定能够当上四人头之一,说明也是拥有成为宰执的潜力的。

    当然这些都是次要的,真正让他青史留名的是他炮制出来的乌台诗案。

    前面说过,因为御史台也叫乌台嘛,所以御史台炮制出来的案件就叫以乌台命名了。

    而乌台诗案针对的对象就是苏轼苏东坡。

    欧阳辩早上从家里出来见过苏轼,隔了不到半个时辰,就见到了以后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李定,深感命运之神奇。

    李定炮制苏轼,可他后来也因为这事被司马光炮制,所谓天道有轮回罢了。

    李定看不见欧阳辩眼里的特异,热情地过来和欧阳辩打招呼,相当不见外。

    攫欝攫。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李定算是欧阳辩的师兄,他小时候曾经受学于王安石,这也是李定为什么坚定站在王安石身边的原因。

    李定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若是透过历史的迷雾,不预设立场的情况下,李定未必就是所谓奸臣或者坏人,与此类似境地的还有吕惠卿等人。

    一样热情地还有程颐,李定算是和欧阳辩是师兄弟,而程颐则是欧阳辩的同年,这种感情也是十分珍贵的。

    至于黄廉与阎询,和他们在史书上的地位一样,在欧阳辩这里同样没有什么交情,看到同僚李定和程颐热情地与欧阳辩打招呼,不免有些吃味。

    但欧阳辩并没有厚此薄彼,也一视同仁地和他们打招呼聊天,为了不让他们感到冷落,还特意时时引领话题,将他们引进谈话之中。

    除了程颐这个同年知道欧阳辩的长袖善舞的作风,其他的三人都暗自啧啧称奇。

    传闻状元郎是少年成名,年纪轻轻就掌握大权,想来必然是年少得志的志得意满,即便是跋扈一些都是可以理解的。

    他们几个还想着做好对欧阳辩容忍一些的心理准备呢,没想到欧阳辩竟然是如此的平易近人。

    厺厽 玩吧小说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