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上架(第1/2页)  大明豪贾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明天正式上架,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喜欢的多多发票票,不喜欢的也请轻点喷。

      这本书主要是两条线,一条商业线,另一条海外扩张线。

      我会尽量贴近历史去写。

      发展科技,教育什么的也会贴近那个时代的背景去写。

      这里也澄清几个问题。

      首先是白银流通。

      实际上白银成为流通货币,最早秦汉之时就有了。

      后来两宋之时就开始成为了民间最基础货币。

      不过这很多都针对的富裕家庭。

      一般家庭和贫困家庭,使用最多的还是铜钱。

      明初时期铜少,曾一度使用铁钱。

      但是在明朝中上层。

      白银还是主要的流通货币。

      白银真正进入底层流通,是明中期之后白银大量流入中国的事情了。

      当然在明初金银稀少,真正大量流通的实际上并不多。

      所以一般流通货币还是以铜钱,铁钱为主。

      于是便出现了纸币宝钞,宝钞上面的单位也是多少文,多少貫。

      比如大明宝钞。

      上面就有一贯,五百文,三百文,二百文,一百文。

      由宝钞提举司负责发行,其下再设抄纸,印钞二局和宝钞,行用二库。

      负责统一发放。

      只不过宝钞用量太大,又乱发。

      最后通货膨胀,宣德之后就很少用了,正德之后就彻底废除了。

      水浒传里面有很多白银买酒肉的记载。

      但明初其实和元时一样,金银不准流通。

      但是铜钱可以。

      底层百姓不说。

      中上层那些豪门贵族,高门大户。

      很多都是从民间收取铜钱。

      之后兑换成金银器,或者金锭,银锭,金银元宝等收在家中。

      明初按一贯钱一两白银,十两白银一两黄金兑换。

      当然除去金银外,很多高附加值的器物也用来兑换。

      比如玉器,玛瑙,翡翠等等。

      一般高门做买卖,都会先去钱庄兑换成铜钱,银票,之后再去购买需要的商品。

      我写书之前原本也想用铜钱,铁钱甚至宝钞。

      但是最后还是决定用白银来代替。

      毕竟那个时候铜钱,宝钞在商户,豪族之间早就不认了。

      哪怕是朝廷收税,也是把各种实物,比如布匹,粮食等,都换成金银锭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