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2章 字典(第2/3页)  宋成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吕好问急了,这是之一他们吕家祖宗,岂能忍了!
    “倒不是学问不好,是不接地气。”
    “不接地气?什么意思?”
    “父亲请想,这么多人读书,如果还是空谈天理人欲,气理之争,只怕会被人嗤之以鼻吧?”
    “呸!这是学问的根本,放在哪里,都是如此,怎么会被嫌弃?”吕好问觉得他这个儿子越来越不对劲了。
    只不过老吕稍微沉吟,也不得不承认,儿子讲的有点道理。
    就像他们讲学,一次能聚集几十人,就算是盛会了。
    过百,过千,那是要在太学这种地方,还要遇上科举,才能登坛讲学,广收门徒。
    可是
    像吕本中介绍的这样,一个府就有那么多的学堂,如果毕业的学生都只会辩经,谁来养活他们啊?
    吕好问再三沉吟,“我明白了,这是要学以致用啊!”
    吕本中眼前一亮,“老爹总结的到位!”
    “什么到位!这是断了咱们家几代人的辛苦!推到一切,要重新来过!”吕好问气哼哼道。
    吕本中只是讪讪一笑,不敢言对。
    过了一会儿,吕好问突然以手击额,怒道:“你给为父说清楚,是不是有人指点你的?凭你的本事,还想不到这些,不想挨家法,你就给我说清楚。”
    吕本中扛不住,只能道:“这些时候,官家不断下手谕,询问孩儿办差情形,又跟孩儿讲了不少想法”
    “懂了!”
    老吕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这个结果不出预料,却又让吕好问心中凛然,看起来官家是早有准备,全都算计到了。
    所谓再造乾坤,必定是要重新洗牌,改天换地的。
    名门大族,如李太师,那是以卵击石,自然会被淘汰像什么桐木韩氏,梅花韩式,已经被官家碾碎。
    九牧林家倒是聪明,林景贞的前程基本无忧。
    现在又到了他们吕家头上了,是该下本钱了。
    “我明白了对了,前些时候是不是太上皇得了官家的要求,正在修书?”
    吕本中点头,“确实如此,太上皇万事皆可,唯独不能为君啊!父亲,你能胜过太上皇吗?”
    吕好问翻白眼了,笑话!
    赵佶那是文采,你爹的强项是治学,懂不?
    吕好问背着手,反复思忖,渐渐的心中有了定计。
    不日,吕好问面见赵桓,官家很是热情,给吕好问准备了座位。
    “吕卿,令郎在真定府做得很不错,朕打算将真定经验推广两河,择机向全国推广你可教了个好儿子。”
    吕好问连连点头,又道:“官家,老臣以为推行教化的事情可不简单,必须要思虑周全才行。”
    赵桓眉头挑了挑,笑道:“吕卿有何高见?”
    “官家,老臣以为兴学之后,读书学子会增加十倍,甚至更多这么多人读书,总该有个规范就拿最基本的字来说,天南地北,各地方言不同,读法也不尽相同。本朝在仁宗年间,修了《集韵》,是按韵编字,后来又修了《类编》,是按照部首编排,两本书合在一起,是许多学子必备之物。只是如今又过了几十年,且要通行天下,是不是该重新编一本书,规正文字,一统读音?”
    赵桓眼前一亮,好一个老吕啊,你发现了盲点。
    “吕卿,你既然提了,那就由你来修,如何?”
    吕好问躬身道:“老臣责无旁贷,只是老臣还想请官家赐一个名号,臣才好办事。”
    赵桓一笑,“你这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好,名号吗,就叫字典如何?”
    吕好问点头,“好,臣这就去筹备这个字典臣打算以部首和笔画两个方法查字,部首查普通的字,笔画查难以分辨的生僻字臣粗略估算了一下,差不多能收录四五万个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