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1章 衍圣公西游记(第1/3页)  宋成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着孔夫子的圣象,一同到达君士坦丁堡的还有一些儒生,其中最为重要的一位叫做孔玠,他的名气不算大,但是他爹可非同小可,正是上一代的衍圣公孔端友。
    提到了孔端友,他当年背负三宝,去见赵桓,得到了赵桓的重赏,又留在身边,改良儒学,著书立说,堪称孔子之后,孔家的小圣人。
    孔端友死之日,天下震动,赵官家亲自撰写悼词,百官宗室恭送安葬,规格之高,超凡脱俗,人们都怀疑,有朝一日赵桓驾崩了,能不能这么隆重!
    按理说天子重视孔家人,这不是挺好的事情吗?
    只不过熟悉赵桓的人都应该清楚,这位皇帝陛下最大的特点就是心黑,他可没有必要给孔家这么多好处。
    果不其然,就在安葬了孔端友之后,赵桓就下旨,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自然是万世师表,衍圣公之号,承袭孔夫子,以圣为号,非大德大智大功之人,不能担当
    简单说,想继承衍圣公的名号,首先要人品过硬,其次还要学问极好,又要对国家有贡献,做不到这三点,凭什么受封衍圣公啊?
    基本上就是立德立功立言,要做到三不朽,才能成为新一代的衍圣公。
    可问题是做到了三不朽,还在乎衍圣公的封号吗?
    索性把事情说明白了,赵桓就是打算自孔端友之后,把衍圣公这个封号高高挂起来,虽然还有,但是却没人能得到了。
    不废而废!
    赵桓的作为堪称卸磨杀驴,坦白讲,有点对不起死去的孔端友。但是话说回来,考虑到这么多年,孔家的种种行为,赵桓也算是帮了他们。
    断了衍圣公一脉,省得不肖子孙坏了圣人名声。
    只不过赵桓有点低估了孔家人的执著,或者说孔端友这一脉和北宗比起来,还是不一样的。
    孔玠在父亲的坟前发誓,一定要凭着本事,拿回衍圣公的名号。
    官家不想给,这位偏要争,属于勇敢牛牛,不怕困难了。
    孔玠首先整理他爹的著作,从赵桓讲的气理之学出发,又继续阐发总结日出日落,星辰运转,他发展了浑天说,认为我们生活的地球浮在气中,而且气体牵引,是的日月转动,星辰罗列,大地并非一动不动,反而是不停运转。
    坦白讲,到了这一步,孔玠的天文学主张已经走出了古代的局限,和后世颇为接近了。
    凭着这本书,也足以当半个圣人。
    只不过他运气不好,在同时期,天文学的主张非常多,干脆就有人提出了日心说。
    随后又有人总结出了力学规律。
    也有人建立起算学体系。
    还有人把物理和化学分开,开设学科,传播思想。
    总而言之,这是个能人辈出的时代,整个大宋,都是如此。
    这种情况并不单纯是赵桓开了外挂,给人们点了智商点数。
    其实从很早开始,赵桓就在推行教化。
    从靖康十年之后,不断有年轻学子,充实到社会的各个阶层。
    赵桓随便引导一下,或者光是社会上的需求,就促使了很多学问涌现比如会计,保险,银行等等,又比如纺织带动的机械制造,采煤挖矿带来的冶金,航海催生的天文有太多的新奇学问涌现。
    孔玠见光是整理父亲的学问已经不够了,他又跑去山海关,租了一大片土地,开始研究种田和畜牧。
    孔玠觉得要是能多种出一些粮食,取得大丰收,绝对可以震惊天下。
    坦白讲他的思路没错,想法也很好,唯一的问题就是选错了地点。
    山海关,离着北方太近了。
    一场寒风之后,大雪飘飘,孔玠饲养的几十头牲畜全都冻死了。
    在农业的努力结束了。
    孔玠是不是就该知难而退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