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5章 舜巡天下(第1/3页)  宋成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时间进入靖康二十四年,大宋出了一件大喜事,前后历经五任总裁的《靖康大典》终于修好了。
    书成之日,贺喜之声,如潮水一般,涌到了京城。
    盛赞赵桓之德,修书之功。
    时至今日,文治武功齐备,我大宋皇帝,功盖三皇,德兼五帝。虽汉唐之盛,不及大宋半分。
    赵桓收获了有史以来,最多的夸奖。
    哪怕光复燕云,都没有今天来得喜气。
    赵桓特意把手下几个负责文事的重臣叫来。
    首相陈康伯,尚书胡寅c吕本中c胡诠也都赫然在列。
    “一部《靖康大典》果然如此重要吗?”
    陈康伯尚在沉吟,胡寅立刻道:“回官家的话,《靖康大典》汇集古今书籍,一共三万七千余卷,仅仅目录一项,就有八十卷之多。诸子百家,经史子集,无不囊括其中。大典修成,再无书籍。这一项成就,的确是超过汉唐,还望官家不要谦虚。”
    吕本中也躬身道:“回官家的话,家父生前任总裁官之时,就对臣下说过,不论供液如何,终究有暗淡的一日,唯有书籍教化,永世长存,便是百世千年之后,追忆我朝靖康盛世,也要靠这一部大典啊!”
    赵桓笑着点头,似乎是很满意,官家从龙椅上起来,甩着宽大的道袍,走来走去。突然,他问陈康伯。
    “首相也是这么看?”
    陈康伯忙道:“官家,老臣以为修书固然是大功一件,但教化之事,终究还要落在人上。如今的大典,只能算是成就了一半,还剩下另一半要做。”
    这位首相大人一边说着,一边偷眼看赵桓。
    只见这位官家不但没有欣喜,甚至露出了淡淡的嘲讽。
    “一套《靖康大典》有多少个字?差不多是五万万个吧!且不说有没有人能够看完,只说要印刷一套,需要多少成本?是印刷十万套,还是二十万套?”
    听赵桓这么一问,胡寅直接要跪了。
    《靖康大典》,皇皇巨著。
    这种书籍根本没法全套印刷,毕竟成本太高了。别说几万套,就连几十套都不可能。
    “官家,臣以为如此巨著,还是放在翰林院,留给翰林官研读即可。”
    赵桓呵呵一笑,“这么说,是要束之高阁?当做摆设了?朕花了这么长时间,汇集了天下英才,吕好问吕相公,大儒胡安国,都先后参与修书,一部大典,汇集了这么多人的心血,就放在翰林院当个摆设,朕岂不是也成了好大喜功之辈了?”
    这几个人都咧嘴了,说实话,大规模修书,前朝也干过,北宋也修了好几部大部头,十分凑巧,这些书最后都成了摆设。
    没有办法,字数太多,规模太大,你想看,还没有人愿意出版呢!
    说实话,在电子版,网上阅读出现之前,普通人能接触到的书籍是很有限的,或许听说过名称,但是根本没有书可看。
    所以在一段时间里,一位衣着考究的讲师,站在电视台的讲坛上,侃侃而谈,很快就能蜚声全国,成为名人,这一点也不奇怪。
    但是当各种材料都能从网上找到,民间的大神层出不穷,事情就出现了偏差。
    过去可以号称研读史书几十年,写专著多少本反正普通人也没处查去,而那些同行即便知道了,也未必拆穿。
    可是一旦所有感兴趣的人,都能翻阅史书,都能阅读不同版本的红楼,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过去靠着垄断书籍,垄断发声渠道,进而垄断学术,垄断话语权的局面轰然倒塌。
    所以就有了关于明史的争论,所以也有了主流红学的尴尬至于公知神话,那就更不值一提了。
    “朕修书,说到底是为了承前启后,是为了推行教化。绝不是修成一本大书,就放在那里当装饰品。再说得明白点,朕觉得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