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66章 兴百科之学(第3/3页)  宋成祖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把诸子百家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
    所谓百家,自然是儒家为首,各种经典,自不必说。
    就连佛门经文,都占据了相当数量。
    反而是有关自然科学类别的东西,少得可怜。
    除了赵桓提出的气理之说,还有一些算学新知,再往下就少得可怜了。
    不是没有,而是很少录入靖康大典。
    “官家,臣等并非没有录入,只不过是,是是放在了杂学门类。”
    赵桓冷哼道:“说到底,还是看不起这些实实在在的东西。”
    官家长叹了一声,随即道:“朱熹,朕告诉你,天地之间,万物生长,里面的学问太大了。就拿这些庄稼来说,什么品种产量更高,如何才能培育出不易染病的作物,这都是需要下大功夫的!人千奇百怪,庄稼也是如此。”
    “弄清楚这些,一亩地能多产一两斗,放眼大宋,就是个了不得数字。盛世无饥馑,何其不容易啊!”
    赵桓看了看朱熹,又道:“朕记得你在给朕的提要里面,写了格物致知,说天下之物,莫不有理!是吗?”
    朱熹点头,的确如此,只不过他理解的理,怕是和赵桓的意思,南辕北辙了。
    “臣有罪,臣辜负了皇恩!”
    赵桓摇头,“若真是如此,朕也就不让修大典了。《靖康大典》算是对过去的总结,放在那里,给后人留下一份财产。接下来要修的是百科全书,传旨下去,朕自济南府开始,每到一处,都会召见当地有一技之长者,凡是民生之物,天文地理,朕都愿意洗耳恭听。”
    朱熹忙答
    应,“臣替官家传旨。”
    赵桓又转头道:“宗卿,你也随朕南下,替朕把关。朕要的是有学识见解的,可不要招摇撞骗的,更不是求仙访道,找什么长生不老之方,有谁敢送上门,可别怪朕不客气!”
    赵桓不得不交代清楚,万一真的来一群送丹药的,可就讽刺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