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卷 第七十一章 亢龙有悔(第2/3页)  乱世长生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无名并没有一点地失望与不甘,反而悦色道:“不妨事。在下来的那天,便曾说过,在下所献之策,是或跃在渊,进退无咎的两全之策。如今家主选择了在渊,也未尝不是好事。龙战于野到底还是没有含章可贞来得稳妥。”

    “多谢先生能够体谅。”叔段拜道。

    无名连忙回拜,正色道:“家主这便是折煞在下了,在下能助家主兴一城,就能替家主守一城。既然家主已经不再存有异志,那么后面的十年,在下便替家主打理好眼前的事物,让京城一直富庶下去。”

    “多谢先生。”对于无名的体谅,叔段十分感激。

    无名却又说道:“只是,如此一来,家主便要在其他大夫面前,表现得更加低调。”

    “这是为何?”叔段不解道。

    无名解释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咱们不怕争斗,只怕谗言。”

    叔段不以为然道:“我又问心无愧,何必在乎他人看法?”

    但见无名皱眉摇头道:“三人成虎,众口铄金。家主光明磊落是自己的事情,但如今咱们风头日上,难免遭人记恨。若是有人向郑伯进什么谗言,咱们不但管不了,更加防不住。家主应当还记得曾经与郑伯针锋相对的日子。咱们放得下以后的争斗,不见得人家放得下旧日的恩怨。”

    听罢无名的话,叔段也不由得感到一阵背脊发凉。他面色铁青,说道:“先生所说,确实有道理。可像祭足那样的大夫,欺人太甚,我总不能还要忍气吞声吧。”

    无名沉吟片刻,答道:“此事我来想办法,家主且放宽心好了。”

    “那便有劳先生了。”

    “家主客气。”

    ……

    自家院中出来,无名便往兵所行去。

    京城的兵所与其他各地的兵所有些不同,是无名结合当地的情况有重新调整过的。

    因无名始终担心着叔段和寤生会有一战,所以从一开始,对京地走得便是强军政策。也正因如此,京地的邑甲数量要远超过一般的城邑。

    为了保证邑甲的质量,无名又将兵所彻底改造成兵营,使这些将士们的饮食起居、训练巡防,都从这里所出。相当于,培养了一批职业军人。

    这样的优厚待遇自然吸引了不少人。于是许多并非京地本土的有志青年,也都投奔此地从军。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

    粮食不够吃。

    京城土地虽然算得上肥沃,但仅仅靠着这一地的农田,远不足以供应现在如此多人的需求。更不要说从军人数增多后,许多田地因少人打理,产量水平又大幅度降低。

    为此,无名通过让士兵轮批次回归农田,解决了一部分问题。至于另一部分,无名只得依赖“进口”。

    好在凭借以前打下的根基,在北部以及郑卫边境,许多官员还是愿意给叔段提供些便利的。再加上无名给出的回报也非同小可,所以,从别处买粮一事,似乎已经成了双方互通友好的另一种方式。

    当然,京地从北方买粮,自然就影响了北地祭足的利益。通过买粮这种方式,无名变相地打开了北方各地的市场,通过商业运营,在各地中辗转谋利。这法子虽然给京地带来了大量的创收,却无疑动了祭足的蛋糕。

    所以,祭足对叔段的怨念与此事也不无关系。

    于是,每当京地的运粮队伍从祭地路过之时,祭足总会借口盘查,扣押或烧掉京城购买的粮食。因无名始终怀着韬光养晦的想法,所以对此事也便一直隐忍,不曾发作。

    原以为只是小打小闹,各自在封地上搞些小动作就算了。没想到祭足这次居然直接到京地来挑起事端。这已经不是小问题了,所以无名才决定必须给对方一些教训。

    约摸一刻,无名便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