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景平水师 六(第2/4页)  三国之龙图天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明国境内如今连一个成气候的门阀都没有,单单这一点,就足够看得出来,牧景的强势了,相对于牧景的凶残的手段,他们宁可让孙坚坐稳江东。

    所以力保建业,维护吴国主权,是他们统一的思想。

    而第二点,一旦召兵勤王,各路兵马入京,对他们来说,也有优势的,最少能给他们一个机会,在未来掌控吴军上,插入一些力量,而不是如今吴国主要主力兵力之上,他们几乎没有多少影响力。

    孙坚看着一张张脸庞,一双双带着希冀的瞳孔,心中倒是慢慢的把怒气给平稳下来了,如果是以往,他不需要这样。

    但是如今,他反而多了几分思绪,学会用手段解决,而不是直接用武力,这对于一个君王而言,算是成长了。

    “如若勤王令下,岂不是吴国大乱?”孙坚问:“我吴国新建,人心不稳,勤王之下,必有居心不纯之辈,借机生事,届时吴国内乱不休,外有强敌,岂不是更是岌岌可危!”

    昨夜一战,的确把他惊恐的不少,但是他也不是很担心,他对猛虎军还是很有信心的,建业城也不是这么容易就能攻陷下来的。

    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昨夜一战的消息传回来,他比较意外的事情,这一股兵力退回长江之上,居然并没有撤出去的意思,而是保持对石头城的一个攻击状态。

    这样让他多了几分顾虑。

    而且还有一个,那就是这一股兵力的来源,始终没有一个结果,这让他很不安,越是不安,他自然越是要保证建业的安稳。

    “大王所忧甚是!”

    一个中年儒生,身穿丞相服,站出来,拱手说道:“臣不赞同公开下达勤王之令,天下民心未安,我大吴尚未能稳百姓之心,如若这时候,出现如此之事情,必人心凌乱,导致地方不稳,此如何你能稳得住朝都!”

    “那不知道丞相有何良策?”

    魏腾阴森森的看着张昭。

    张昭在朝堂之上,绝对是孙坚的心腹,也是世家门阀大敌,此人老谋深算,谋国之策鬼神难测,可不是一个好应对的人。

    “敌军兵临城下,乃我吴国之大耻,当尽一切之力,全力剿灭!”

    张昭拱手,堂堂正正的说道:“臣恳骠骑将军太史慈将军,立刻率军而归,与周瑜大都督联合夹击,必须把所有的敌军,歼灭在长江道上,以正我大吴天威!”

    “可太史慈将军乃是代我吴国征讨叛逆之国吴国之主力,突兀般撤回来,如何与天下诸侯交代啊!”有大臣站出来,质问张昭。

    “如今兵临城下之敌,本就是明寇,明寇已入我江东境内,我撤兵歼灭敌,本就是为讨伐叛逆之国而出力,若是能把这一股兵力歼灭在长江之上,明国水军必然受到重挫,此乃大功一件!”

    张昭有条有理的分析起来了。

    其实在明军水军越过柴桑开始,他就有这样的心思了。

    明国地处于险要之中,进攻明国,那是何等的凶险。太史慈这部分主力,甚至有可能成为战场的炮灰,说不定就会被全军覆没。

    如今四个诸侯目标是一致的,但是要说同心协力那就未必,出几分力还得看自己的心思,而且并非个人意志可定,乃是集体的利益,吴国有吴国的立场。

    这时候,如果能保存主力,躲在后面,坐山观虎斗,那自然就是最好了。

    之前是没理由。

    毕竟天下诸侯共同讨伐明国,吴国若不想成为明国那一边上盟友,天下诸侯的敌人,他们就必须要出这一份力。

    可如今却不一样,吴国都城被敌军围攻,何等之大事情,如此之理由,撤兵归国,讨伐叛逆,那对天下人都是一个说得过去的理由。

    而牧景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