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43章来自西北的消息!(第2/3页)  夺嫡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的办法便是动用无孔不入的商人群体。

    在文明时代有句话“商人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这其中南北通商,就足以让商人团体冒杀头的危险,因为这是利润巨大的事情。

    在很多年前北燕和大康其实就交恶了,双方的贸易早就断绝,可是饶是双方有大军在边境驻扎,这么多年民间的商贸其实从来就没有真正的断过,在巨大的利益诱|惑面前,总会有人敢冒杀头的危险从事着最危险的事情,而这些人杀不决,他们就像雨后的春笋一般,倒了一批又立马长出一批来,永不断绝。

    而陆铮现在做的就是用他的力量来将这一帮唯利是图的商人完全整合,在背后支|持他们铤而走险,而且陆铮将自己所有的资源和力量都向他们倾斜。他们在南北的商路之上甚至有一支强大的悬镜司密谍团队为他们服务。

    这样的一支商队多达数千商人,这些商人三五成群,化整为零,有的在北燕的京都,有的在江南的金陵,他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在这些地方长袖善舞,结交权贵,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从这两地搜刮各地的特产,然后秘密的将这些东西通过有悬镜司密谍支|持的庞大的运输团队,将他们运到辽东,或者从辽东把辽东的产出运到这两个目的地。

    这样的操作乍一看微不足道,可是积少成多,积土成山,正是由于这样的贸易支撑着辽东的社会缓慢的复苏,一步步的恢复元气,另外也保证陆铮十多万人马钱粮不断,给陆铮养精蓄锐,休养生息的机会。

    在历史上,明朝的朱元璋夺取天下最早的策略便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当时这三句话被后世无数史学家顶礼膜拜,认为这三句话是朱元璋能够在众多割据武装之中脱颖而出,最后成就帝王霸业的关键。

    陆铮曾经一度也如此认为,知道他自己亲身经历了这所有的事情之后,他才知道那所谓的九字真言其实真的被过于高估了。

    就像现在大康四分五裂的情况,谁是傻子么?谁不知道高筑墙,广积粮么?可是看看这些诸侯和枭雄们,有几个能够遂心意的?

    先说眼下实力比较弱的曹魏明,曹魏明刚刚称王了,如果曹魏明能够站稳整个中原,拥有稳定中原实力,他也会称王么?答案恐怕未必。

    曹魏明称王,就是要拿出空头的许诺团结他手底下四分五裂的文臣武将呢,他不这么做两河很快就要四分五裂。

    再说广积粮,以陆铮现在的处境来说,就算使出了所有的力量,他都无法保证自己和自己的十几万人马能够吃饱肚子,别说积粮食了,能够勉强维持生计就烧高香了,怎么可能还会有余粮?

    还有称王的事情,陆铮现在也是王爷,虽然他这个王爷是皇帝钦赐,很正统。但是实际上直到现在陆铮才明白这个王爷的身份作用太大了。

    陆铮拥有王爷的身份,便可以在辽东建王府,王府虽然小,但也可以像皇宫一样五脏俱全,陆铮要整肃辽东,便不能少户、吏、礼、工、刑、兵等六部,就不能少大理寺,鸿胪寺等等这些衙门。

    陆铮身后有那么多支|持者,拥有如此多的权阀豪门,没有这些位子,他甚至都没有办法把这些所有人都安置下去呢!所以,缓称王说来容易,但是实际情况往往要复杂很多。

    至于高筑墙那更是不可能了,陆铮的辽东四面漏风这不能改变的情况,他没有办法选择对手,因为随时他都可能面临对手的挑战。

    在中原他需要对付谭磊,对付曹魏明,在西北他要防着宋家,山东薄弱,淮阳江南随时可能出兵北进。

    更让陆铮警惕的是北方,北燕的政权最近日益趋于稳定了,他们的帝后之争胜负的天平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