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十一章、南下(第2/4页)  勒胡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戴皇太弟或者皇太子为借口,逐鹿中原了吗?

    在此之前,你可千万别跟刘家起冲突啊,而且必须稳稳地占据一块地盘儿才成——所以他是不主张杀掉王弥的。

    那么该去哪儿找地盘儿呢?其实当刘备最好,巴蜀之地三面险塞,一面蛮荒,是最佳的立基之地,只可惜被氐族的李氏抢先占据了,而且当时洛阳、长安还在晋人手中,也根本无法逾越。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当刘表以据荆襄,或者当孙权偏处江东了——故而此前刁膺就曾经劝说过石勒南寇襄阳,谋据江汉。

    当时石勒先自襄城郡南下,击败了王如、侯脱等人率领的雍州流民集团,又攻陷江西垒壁三十多处……

    张宾多次奉劝石勒北还,说咱们军中多是北人,在江淮间流动作战难度系数太大,但石勒当时仍然信任刁膺,不肯听从。其后因为粮秣不足,再加军中疾疫流行,死者甚众,司马睿又遣大将王敦率军来,石勒无奈之下,才只好采纳了张宾的建议,自焚辎重,携余粮渡过沔水,急攻江夏,逼走了江夏太守杨岠。随即北寇新蔡,杀西晋的都督豫州诸军事、新蔡王司马确,兜了个大圈子,重又返回中原,驻兵许昌……

    ——正是这件事最终确定了张宾在石勒军中第一谋臣的地位,风头隐隐盖过了刁膺。

    然而刁膺岂肯善罢甘休?尤其这次他与徐光合谋,本打算设圈套收拾掉苟晞、王赞的,谁想却被张宾玩了招计中计,独得大功,真把刁长史气得不行。他当即便找到蘷安,问说明公究竟是怎么安排的哪?夔安只得把石勒的吩咐合盘托出:明公是打算在己吾一举而杀掉他两个大敌,然后也没打算去取项城,事情办完后就会回来……

    刁膺也不跟旁人打招呼,当即便率着十数骑离开蒙城,来寻石勒,劝说石勒顺势南下,占据项关。他说了:“项关据颖水而中分豫州,为淮北锁钥,岂可不取?王弥虽死,其谋主张嵩素得军中之望,若容他收拾部众,仍为我军之患。至于张孟孙担心难以并吞王弥残部……昨日此言或亦有理,今日则不同也……”

    他说蘷安刚刚利用苟纯叛反的机会,给苟晞旧部来了场大清洗,这块肥肉已然消化得差不离啦,那么下一筷子也该及早落下了——应当趁着王弥刚死的机会,急取项关,使张嵩猝不及防,则其部不难并吞也。

    而且刁膺还说,占据了项关之后,即可继续南向,扫荡豫州南部地区,同时在淮水中建造舟船,溯之而上,谋夺寿春。一旦得到了寿春,东可取临淮、广陵,南可取淮南、庐江,然后还能一路奔着建邺杀过去。

    晋朝的琅琊王司马睿数年前渡江而南,驻节建邺,他麾下兵马不多,并且与江东土著矛盾重重,正好趁势催破之,夺占吴、会,成就孙权的霸业。咱们的形势肯定要比当年的孙权强啊,因为北方没有曹操,也没有陈元龙雄霸广陵,到时候淮水是第一道防线,长江是第二道防线,就算中原百万雄师,也很难摇撼江东政权;而一旦中原有变,咱们还可以出徐方,取兖、豫,逐鹿天下!

    “此王霸之业也,明公岂无意乎?”

    要说刁膺的口才那也是很不错的,一番侃侃而谈,石勒竟然被他说得意动,于是当即转向去打项关,并且下令给蒙城的部队,要他们也弃城而南,到项关来跟自己会合。

    ——————————

    张宾当然猜不到刁膺究竟给石勒规划了多么长远而虚泛的计划,但他知道刁膺一直寄望于南方,他怂恿石勒攻取项关,并吞王弥的残部还是次要的,主要目的必然是趁机再谋据江汉或者江淮,不禁大为恚恨——我可是打算把石勒拉到东北边儿去的呀,怎么刁膺你动不动的又把他往南边扯?

    “我部多并、冀之北兵,岂能在江淮之上,与南人舟楫相抗衡?”

    裴该听了他的话,不禁挠挠下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