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九章、劫兵(第2/4页)  勒胡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进讨胡虏……”咱们不急,一步步来。

    面对的敌人逐渐棘手,战斗烈度逐渐增强,在裴该看来,是一支强军成长的最佳途径,既不会因为始终不遇强敌而导致血勇不足、战技原地踏步,甚至于生出虚幻的骄矜之心,也不至于脊梁骨被反复打断,百战老兵永远培养不起来。本来在乱世之中,如此养兵实为奢望,好在有祖逖顶在前面,先帮裴该把强敌给扛住了。

    在建康结交之初,以及才刚北渡之时,裴该是把祖逖作为自己的榜样,但如今看来,祖士稚很可能是一道阶梯,只要能够攀缘而上,自然强军可成,壮志可伸!

    ——————————

    裴该在谯县附近停留了整整六天,然后便留下部分粮秣、器械、马匹,辞别祖逖,率军折往西南方向,经汝阴、汝南前往荆州,要去拜会第五猗和荀菘。可是才刚进入荆州地界,就遇见了一支徐州的商队,带来消息说:宛城已被攻克,荀菘已然归降了第五猗。

    裴该闻讯不禁皱眉,心说我靠,历史又变味儿了……

    详细情况是,去岁第五猗受命都督四州,当即率沿途所招募的千余兵马逾越南山,进入荆州最西北方向的魏兴郡。魏兴、上庸、新城三郡虽然归属荆州刺史部,但实际上与梁州的关系更为紧密——两汉时,这三郡原本都只是汉中郡的一部分而已——建康政权的手一时还伸不了那么远,故此第五猗可以肆行无忌。但是接着再往东走就不成了,遭到新任荆州刺史王廙的阻拦,想要折向南阳方向,荀菘又已占据宛城,不肯接受第五猗的指挥。

    正当第五猗兵寡力弱,难以进一步扩展势力的时候,突然间喜讯从天而降——杜曾率领残部北上,亲自跑到南乡的三户亭来拜谒第五猗,请求依附。并且杜曾还与第五猗商定了婚事,将第五猗的庶女嫁给杜曾之侄杜略为妻,随即两军合流,顺利镇定了南乡郡,进取襄阳。建康所署荆州刺史王廙率军来御,结果被杜曾杀得大败,第五猗就此得以进入襄阳城。

    第五猗的战略,是掉过头来先收服荀菘,然后再进取义阳、江夏,把整个荆州北部都置于朝廷的掌控之下。此时周访、甘卓等将还率部在湘州攻打杜弢,王敦抽调他们北援,周访因此而暂且应允了杜弢的投降,上奏建康,任命杜弢为巴东监军。可是他们才刚脱离与杜部的接触,启程北上,王贡一封信传来,杜弢当即降而复叛。周访等人被迫掉过头去,再攻杜弢,最终临阵杀死杜部悍将张彦,迫降王真,杜弢孤身带箭而逃,途中伤重而死——湘州的叛乱就此被彻底平定了。

    可是这么一来,给了第五猗和杜曾足够的喘息时间,杜曾亲率精锐,把宛城团团围住。荀菘力不能敌,遣人突围而出向王廙求援,却得不到应答,无奈之下,在坚守了整整一个月后,终于还是打开城门,拜倒在了第五猗的马前……

    原本的历史并非如此,主要缘由便是陶侃仍在荆州。虽说单论战阵之能,陶侃、周访或许各有千秋,难分轩轾,但陶侃在荆州的人望很高,这是周访所无法比拟的,因而进军速度也快了不止一筹。加上陶侃临阵说降了王贡,杜曾北逃之时,其残余兵力就要比这条时间线上薄弱得多。

    随即陶侃率军南下湘州,追击杜弢余部,而将周访安排在自己的右翼,监视荆州北部的动向。杜曾即便没有王贡的指点,最终还是在襄阳投靠了第五猗,并且奉命去攻打宛城的荀菘。只是原本历史上的荀菘,这时候已经跟建康政权接上了头。

    荀崧为河阴所遣,就理论上来说,应该算是长安之将,而非建康之将——故此第五猗恼怒,非要把这个叛徒先击破不可。但一则自己受河阴之命,担任都督荆州江北诸军事,朝廷不打招呼,却又突然间派来一位都督四州军事,强要压在自己头上。而且第五家族虽是长安显姓,东汉先后出过第五伦、第五种、第五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