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五章、我亦书生(第2/4页)  勒胡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自梁山以北,直至刘虎盘踞的肆卢川,其间本为汉代的西河、上郡所属,如今早已为羌胡所占据,城邑丘墟,田地荒芜,只星罗棋布着零散的牧场而已,大军通过,补给为难——终究胡汉朝也不是富得流油,粮食同样捉襟见肘,不可能给出足够数量以备如此长途转运的耗费啊。

    故此裴该的前进方略,就是先取大荔,再夺郃阳、夏阳,封锁蒲津、夏阳二渡,然后在北方的梁山险要处立寨,防止胡军从采桑津或者更北的什么地方渡河后一路南来。至于偏西侧的几个县,乃至于北地郡,得着空儿再遣一营前往接收即可。

    一开始的军事行动非常顺利,刘曜虽然遗留兵将守备各县,但终究所得未久,基层组织还没能建立起来,导致防守非常薄弱——尤其他撤得匆忙,那就更拦不住裴该亲率大军往攻了。对于城邑,裴该主要以攻心为主,只要肯降,前此从胡之罪皆可不论;对于乡村,则一路猛杀过去,将所有坞堡尽数摧毁。

    正所谓“王权不下乡”,这年月掌控城邑容易,要想牢固地控制各乡各村,那难度相当之大,且裴该也没有那么多人手可以调用。一旦胡军杀来,那些坞堡武装朝秦暮楚,对于裴该而言,就是相当棘手的变数。因此各坞堡若肯解散武装、毁弃防御工事,还则罢了;稍有抵抗,裴该也不费脑筋、唇舌去劝降了,直接架起砲车、云梯来将之攻克,然后以附胡之罪杀其首脑,并毁弃坞堡,没收粮食、财产,堡众无论男女老幼,一概充为官奴,发往渭北去屯田。

    夺占诸城后,他便命陆和率“武林左营”前往梁山择地屯扎,命高乐率“武林中营”入驻夏阳,陆衍率“蓬山中营”入驻郃阳。陶侃受命巩固大荔之防,王泽、谢风率“劫火”二营去攻略西部各县,以及北地郡。

    一切安排妥当,才只是建兴四年的二月份,估摸着长安封拜卞壸徐州刺史、召荀崧来长安的诏,以及自己迎接妻子荀氏入关的信使都还没能抵达淮阴呢——留一营镇守战略要点成皋和物资产地巩县,命刘夜堂率余部入关来会,也尚未到;去睢阳劫持司马裒的郭默更是影儿都不见——裴该踏踏实实地与裴嶷共赴渭北下邽县境内,去组织民屯——差不多也快到春播之期了。然而他才到下邽,席不暇暖,突然得报,说在蒲津渡劫住了一伙商旅,据其所云,胡乱已平,大军即将再来攻打关中!

    裴该当场就惊了,速度好快,真正出乎我意料之外。急忙询问:“刘粲得胜,或刘曜得胜?”得到的回复是:“二贼并未见仗……”

    ——————————

    裴该本以为,这场原本历史上并没有出现过的“清君侧”,胡汉大内讧,起码会持续小半年的时间,足够他收复并巩固好朔州之防了,而且胡人因此而实力遭到一定损失——会否大损,其实他倒并不敢报以奢望——说不定更要迟至秋高马肥之际,才会再度南下。

    主要裴该所了解的是后世历史,而非真真正正的当世之人,历史都是由人来创造的,往往一念之差,虽未必扭转历史的走向,却能加快或延缓历史长河的流速。故此他料错了三个人:

    其一是刘乂,此儿废物,裴该自然早有所知,但被逼至绝境谷底而能够反弹,这是此前裴该所料想不到的,同时废物个性并未反弹,他也没能想到……刘乂前在华阴,写信与刘曜联络,虽然得着了满意的答复,他却仍然心生疑虑,生怕刘曜将其诓至渭北营中,然后绑送到平阳去,所以使节反复来往于渭水南北,刘曜压根儿就没提更多的要求,刘乂却主动将承诺逐步加码,最终许给刘曜的是:

    黄河以西,尽属刘曜,封为秦王,拜相国、大单于,都督中外诸军事,军政一以委之……要不是刘丹拦着,估计还得加九锡。

    就此耽搁了时间,而相对的,刘粲还没得着刘曜动兵的消息,就急急忙忙赶回平阳去,结果到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