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章、多重贡赋(第2/3页)  勒胡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藩王,胡汉及各割据势力不在其列。

    “……且鲜卑、杂胡,即便有侯,亦与我中国之侯,不可同日而语,乃并受我监护,有何可怪呢?”

    吐谷浑连连点头,说对,有理。转过头去呵斥儿子:“汝好不晓事,本部之爵,自然与依附之爵不同,难道驽马配具金鞍,便可与骅骝并驰么?汝待氐、羌,难道与待我鲜卑人相同不成?”

    然后朝游遐拱手,这才请问来意。

    游子远说自己的初任此职,对于各族情况并不了解,因此前来访察,顺便就把裴嶷那封信给掏出来了,命人递给吐谷浑。吐谷浑笑一笑:“我不识字。”也不请游遐或旁的晋人帮忙阅读,直接就给揣怀里了。

    他本人对兄弟慕容廆还是颇为思念的,对于被迫迁出辽东,当时颇感愤懑,过后想想,也未必不是坏事。倘若仍然留在故地,以他跟慕利延庶出的身份——而且老娘还不是正牌鲜卑——根本不可能在族内掌权,反倒容易遭受慕容廆的猜忌,说白了,好处难捞,祸患无穷。故此当日便说过:“我是庶子,岂有与嫡子同时兴盛之理啊?如今因马斗而相别,此必上天之意也。”

    然而不知道为什么,长子吐延却一直记恨着那个估计连相貌都早已记不清了的叔父,甚至还隐约透露过心曲,将来势大之后,要杀回辽东去夺取往日的牧场……因为慕容部附晋,所以吐延非要反其道而行之,都建议从胡了,那校尉大人你拿出封信来,说是某个跟慕容廆相熟之人所写,吐延心里能高兴么?

    算啦,全当这事儿不存在,我把信揣起来得了。

    游遐并不清楚此中内情,见吐谷浑貌似对信并不在意,也不便再提——反正裴嶷在信里也没写什么重要内容,不过是些回想辽东风光、联络感情的套话罢了。

    不过游遐此来,并不仅仅见一见吐谷浑,探查其内情而已,他还负有更重要的使命,因此为免冷场,就开始询问起其部情况来。吐谷浑也不隐瞒,大致解说了一番——当然啦,对于财货,多少要缩点儿水,对于胜兵,则尽量往多了说。

    游遐瞅个空,插话问道:“贵部虽属我晋子民,然并未得到迁徙之命,究竟因何而万里行来此处呢?”吐谷浑并不想深谈此事,只是敷衍说:“辽东终究狭小,段氏在西、高句丽在东、宇文在北,帐户、牛羊渐多,无可繁衍,因而我便辞别舍弟,率部众西迁。大河南北有拓跋,河西近胡,都不宜居,走着走着,便到此处来啦。”

    张开双臂来一比划:“此地为金城、陇西、南安三郡交界处,草原广阔,而晋人不多,少许氐、羌,难以全占,我因此滞留。恳请朝廷允我等在此放牧,否则,唯有继续西行,直至脱离晋土了——然终是晋之子民,若非迫不得已,谁愿离国前往蛮荒僻野处去呢?”

    游遐答道:“既是晋人不多,贵部自可居此,然而身为我晋子民,须向朝廷进贡——辽东慕容,也是年年入贡的。”

    吐延插嘴说:“贡赋自然有啊,金城、陇西、南安三郡太守,乃至上邽的南阳王,都岁岁遣人来索贡,我部实在穷于应付。难道晋国的贡赋,就没有一个准数么?”

    游遐闻言,假装皱皱眉头,吃了一惊:“各部贡赋,本有定额,贵部自远处徙来,或许尚未计算确数,然……只输一郡可也,岂有奉献三郡之理啊?晋人即便居于县、乡交界处,亦必有明确指归,岂能随便加赋?秦州刺史难道未曾与贵部接洽,商定归属何郡么?”

    吐延扁扁嘴:“刺史早已死了,何处去寻?”

    秦州刺史本为裴苞,因为公开抗拒司马保,而被司马保请得凉州援军,南北夹击,将其攻杀。如今秦州理论上是南阳王司马保说了算——其实就如同雍州此前由麴允说了算一般,仅有虚名——并未新置刺史。

    游遐沉吟少顷,点一点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