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八章、“空器”(第2/4页)  勒胡马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也?”只要温峤说一声:就在想你说的这事儿啊,可是想不明白;或者说:方思他事,那王贡就可以趁机把话题引开,免得冷场啦。

    谁想温峤又再沉吟少顷,突然回复道:“我之所思,在季汉之荀令君。”

    王贡不禁茫然,忙问:“荀文若又如何?”

    温峤一口饮尽漆盏中酒水,这才反问道:“世传魏武馈荀令食,发之却止是一空器,荀令因而郁郁,自知不容于魏武,于是仰药自尽——不知此言,有几成可信啊?”不等王贡回答,又问:“且魏武为何要害荀令,自伤股肱呢?”

    王贡若有所思地回答道:“魏武渐废人臣之礼,董昭等请加九锡,荀令劝谏,于是触魏武之怒……”双睛猛然一亮:“温君之意,是欲使羯奴背胡自立,而若张宾谏阻,则必不容于羯奴?”

    温峤点点头,随即连问了三个问题:“王君以为,今天下势大者,除羯奴而谁人?其势既大,又素与刘粲不睦,则其麾下将吏,果然皆不肯生异心么?然而今时之势,羯奴是忠于胡,还是背于胡,何者为有利啊?”

    倘若不把裴该、祖逖看作同一股势力,而将之拆分开来,则他们中的任何一个,其控制疆域之广、户口之盛,以及在集团中一言九鼎的权力,尽皆不如石勒——当然啦,石勒的半个冀州和几乎整个并州目前还都是虚的,尚需要时间去镇定、整合。

    那么石勒的势力既然如此之大,天下无人能比,他还甘心只做胡汉的臣属吗?如今平阳政权的实力,估计还不到石勒的六成,君小臣大,怎可能长久保安?再加上刘粲与石勒不睦,世所咸知,则一旦刘聪挂了,刘粲继位,他和石勒之间有多大可能性继续维持哪怕是表面上的融洽,而不会即刻刀兵相见呢?

    人都是有野心的,只是因应时势,或大或小,或增或减罢了。即便石勒本人还想做胡汉的忠臣,他麾下众多将吏,难道就没人会觊觎非望吗?会不会跳出一两个董昭之辈来,也提什么加九锡、称王,甚至于直接在襄国践祚的建议来呢?

    但是这么做,在温峤看来,其实是很不明智的。因为当今天下大势,晋朝已经逐渐稳住了脚跟,把胡势阻挡在黄河以北,南北二分,晋大而胡小。倘若平阳和襄国能够同心一意,尚有挽回局势的可能,若起龃龉,那晋便有隙可乘了。即便一时间还撼动不了石勒,但裴该加祖逖,足够将缺乏东部外援的平阳给彻底端喽。胡汉若灭,则石勒独存的机会必然变小。

    因此有远见的人,都不会希望石勒短期内就跟平阳撕破脸皮,倘若张宾真是王贡所说那么有智谋,那么有本事,则必然会象荀彧劝谏曹操一样,劝说石勒暂缓自立。可是这样一来,他就站到了拥戴臣僚的敌对面去了——有远见的人少,想要立拥戴之功的必然是大多数啊——千夫所指,张孟孙还能够象如今这么轻松、坦然吗?

    况且,曹操一世之雄,他和荀彧的关系,未必就在如今石勒、张宾之下,然而利令智昏,就连曹操都会对荀彧起了疑忌之心,难道他石勒还能比曹操更明智不成么?

    响鼓不必重棰,温峤只提三问,就把所有的分析和判断全都融入其中了,王贡听而自明。但是王贡想了想,又问:“或张宾见不及此……”谁都可能有糊涂的时候啊——“或为自保,而附和大众,不谏羯奴,又如何处?”

    温峤笑道:“则胡、羯两分,于国家为大利也,且如是之羯奴、张某,又有何可虑啊?”

    王贡不禁“哈哈”大笑:“我知之矣。”随即端起酒盏来敬温峤:“张宾何物,温君才真为良、平之亚俦也,晋之有君,国家之幸!”

    温太真一语惊醒梦中人,王贡在把他送走之后,就立刻给程遐写回信。他在信中先分析了一下当前的形势,说明天下之强,无过石公,则石公何必再依附着平阳政权,伏低做小呢?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