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97抉择(一)(第2/4页)  蚍蜉传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开来,响彻整个喧嚣的战阵上空。韩衮与杨招凤都听得真真切切——“闯王已获!”

    高迎祥被生擒。

    随着一直屹立在高处的那杆“闯”字大纛的倒下以及高迎祥标志性的白袍白盔被高高挑起,韩衮确信,己军已经一败涂地。但只是小小片刻彷徨,韩衮又重新恢复了奋战的状态。命运是由自己决定的,高迎祥被俘、刘哲战死,可他还不想束手就擒。

    高迎祥的被俘,不仅给闯军们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对于官军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他们在欢欣雀跃下,阵型开始松懈,整个大阵都朝着高迎祥被俘的地方耸动。

    韩衮拿枪在杨招凤腿上轻轻一打,喝道:“就是现在,走了!”

    杨招凤大脑一片空白,驾马紧随其后,手上的弯刀不住挥动劈砍,直似机械操控的一般。但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动手的频率在慢慢下降,这当中既有疲累的因素,更主要的是,身边的敌人变少了。

    韩衮的目光非常敏锐,他抓住了官军阵型短短的一瞬的松动,跃马而出,这是最后的希望,不止人,奔驰着的马似也忘却了疲怠,迸发出了最大的能量,拼尽全力冲破这层层篱障。

    马至敌散。

    杨招凤大张着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真的能够逃出生天。狂奔中,他扭头后望,涌动的乱阵渐离渐远,沸反盈天的喊杀声也逐步减弱,以至再次为风声取代。他甚至看到,官军中分出上百骑,本想追来,却在几百步外刹了步子,状若叫骂。

    他,还有韩衮等十余骑,透阵杀出!

    结束了,终于结束了。杨招凤百感交集,感受着迎面吹来的轻风,眼睛有些红肿。这一刻,他脑袋里没有成与败,死或生,有的只是庆幸。

    他很幸运,又一次在生与死的考验中存活了下来。

    数千闯军的最后精锐,随着祖宽部的到来、刘哲的战死、高迎祥的被俘,终于分崩离析。各队各部完全失去了统一的建制与指挥,各自夺路突围。因为洪承畴所部未至,祖宽部人马较少、孙传庭部又久战力竭,所以最后逃出生天的,比起原本的历史,要多上不少。

    可纵然如此,高迎祥没了,这支闯军再无复兴的可能。

    至于一直在河南作战的祖宽部为何会突然出现在这里,真要说起来,还得归咎于数千里外的满洲人。

    本年五月,后金大汗黄台吉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以是年为崇德元年。之后六月,清兵分三路破边墙入寇,京畿告警。崇祯情急下再度诏令各地兵马勤王,祖宽所部也在受诏之列。

    实际上他在十七日抵达西安时就接到了兵部撤军的札付,只是那时恰好接到闯军扫荡盩厔的警报,这才百忙中赶来助拳。要是高迎祥在秦岭中多逗留一会儿,没准儿就不会遭遇这样的惨败了。命运弄人,此可见之。

    高迎祥是被祖宽擒获的,只是他回归心切,没空处理接下来的事务。这“确查速奏”以及“选役押献闯俘”的任务就落到了孙传庭身上。孙传庭在秦根基浅薄,急需一次大胜来确立自己的威信,所以他在往后的奏报中基本上将功劳占为己有,鲜提及负责协调各地、真正商议决定调祖宽入陕的洪承畴、卢象升。甚至在自作《鉴劳录》里自诩大功,这都是后话。

    再说杨招凤跟着韩衮从南面折向西,于路全然不敢慢下半步,一直狂奔到黑水峪腹地,才停下休息。当初在战场上一起突围出来的,就有数百人,然后沿途加入的闯营溃兵也有不少,杨招凤大致点了点,数量已经超过千人。

    韩衮老练,军旅中事再熟悉不过。虽说大败,可他却没有吓昏头,反而,起了心思,在散出一些哨骑侦查官军动向的同时,不忘派出些心腹,往各地寻找其余逃出同袍的踪迹。

    闯营计划受挫,高迎祥就俘,官军兴高采烈下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