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章 敌情险恶(第2/3页)  盖世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蒗荡渠、睢水沟,至江苏盱眙止,沟通黄河与淮河。

    大业四年,天子又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永济渠,引沁水,南起洛阳,北通涿郡(北京城西)。

    而为了便利于打通运河,工部前后数年间,造民用墨甲四十万尊,交由河工使用。

    不过自天子继位以来,朝廷屡兴大役,先是营建东都,后又起数十万大军征伐吐谷浑,百姓早就不堪其扰。加上官吏的盘剥凌虐,导致许多河工苦不堪言,纷纷逃亡。

    而其中的部分人,不但逃走,还带走了大量的民用墨甲。

    这些民用墨甲,虽是为便利于开山凿石而设计,可本身亦有着千斤之力。只需稍加改造,就有着能够比拟军用战甲的威力。

    此外又因大隋府兵之制,这些河工中的许多人,都是在籍府兵,战力不俗。且往往都是以乡族为纽带,一整乡,一整族的逃离,所以遇敌之时都能齐心协力。

    如果只是贼匪,长孙无忌不会将之放在眼中。可换成河工,他却不能不在意了。

    “可你怎知道是河工?”

    “当然是用眼看的。”

    李世民指了指前面,大概两百丈外的道路左侧。长孙无忌这才发现,那边的一片泥泞地周围,有一些怪的脚印。

    那大约是人的四倍左右,仿佛熨斗底部般的印痕。

    长孙无忌只看一眼,就知那必定是墨甲留下的痕迹,且多半是工部为开拓运河,打造出的一种民用墨甲‘开山’。

    也只有这种粗糙耐用的民用墨甲,才无需专用的‘墨匣’来保养,那些贱民可以穿着它们到处乱走。

    这让长孙无忌很是懊恼,他不太瞧得起身边这个懒散庸碌的李家二郎,可这次他却感觉自己,被这个本该是‘废物点心’的家伙给比下去了。

    这么明显的痕迹,自己居然未注意。

    这时李世民,又悠然说着:“他们到现在,都还未有退走之意,长孙世兄你可知是为何?”

    长孙无忌脸色再变,眼神更显沉凝。

    林中的这些敌人,在明知道他们已经发觉埋伏的情况下,却仍未有退离之意,这通常只有一种解释。

    “这些混账,他们难道是自以为,能够强吃掉我们?”

    这很可笑,此间两百八十位甲士,无不身具精甲,战具精良,且都是真正经历过战阵的精锐家兵。便是换成了大隋边军,没个七八百人,也别想将他们拿下,何况这些河工?

    可长孙无忌的脸上,却并无半点笑意,他随后仰望天色:“他们是在等天黑?”

    黑夜之时,目难视物,弓弩之力难以奏效。而此间一百八十甲士,无不精擅射术!

    “大约是如此!”

    李世民语声颇显无奈,他仍在等候。他这次携带的家将中,有两人是从军中退下的探马,并拥有‘听音’与‘灵视’之术。结合一些特殊的工具,可以辨识敌机。

    李岩也没让他等多久,仅仅片刻,这位就已面色苍白的回禀:“二郎,对方合围已成,前方林中之敌,或达千二百人,其中具甲者将近二成。后方道路,亦已断绝。有千人左右,堵住了后路。”

    这时便连一心想要求战的李玄霸,也沉寂了下来。两千二百贼寇,四百四十具左右的战甲,即便是乌合之众,也不能将之小视。

    他之前在吕梁山,是随正一道大宗师李元朗修行赤日极真大法。据说此功一旦大成,便可身具拔山塞河之力,更有无穷的元气,可在战场上所向无敌,比肩古之霸王。

    可现在的他,毕竟还是艺业未成之时。尤其身上这套‘牛魔甲’,入手不满十日,驾驭起来异常艰难。

    李岩则语声恳切的继续说着:“此战如由我来指挥,定可护送二郎与三郎突围而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