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九十三章 疑虑重重(第2/3页)  盖世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身一职,以及仪同三司的勋位,则更昭显着萧后对他的恩宠与喜爱。

    千牛备身是左右备身府中,仅在备身郎将与直斋之下的职位,也称千牛卫。整个宫中,总共也才三十二人。虽只是正六品的职位,却是天资最亲近的侍从,有资格配备千牛刀,侍立于天子御前。一旦职满下放地方,则可任四品虎贲郎将。

    而在其之下,则是七品的东宫千牛备身,也就是李密曾经担任过的职位。

    所以李世民现在,是直接官升二级,只怕一步,就可进入到了大隋的中级武将之林。

    至于那‘仪同三司’,则是大隋武将勋位的第四等。原本是意指非三公(司马、司徒、司空)而给以与三公同等的待遇,这是极尊贵的礼遇,可在南北朝之后,这所谓的‘仪同三司’,就有些不值钱了。

    昔年先帝代周之后,立上柱国、柱国、上大将军、大将军、上开府仪同三司、开府仪同三司、上仪同三司、仪同三司、大都督、帅都督、都督这十一等武勋。起正二品,至七品,用赏武臣勋劳。

    而仪同三司,只是十三阶勋位的第四等,可这依旧尊贵,需知他的父亲李渊,因武勋不盛之故,至今也只是上开府仪同三司而已。

    其实严格来说,朝廷以这些勋职,来酬他的救驾之恩,是有些刻薄的。可考虑到他现在才只十四岁的年纪,这已恰如其分。

    “其实以皇后殿下的意思,是想直接升你为虎牙郎将,上仪同三司的,却被唐国公坚拒。几位留守大臣,也不太赞同。”

    汤元化在宣旨之后,又特意向李世民解释道:“董纯大人,倒是在御前为你据理力争,可终究拗不过几位首相。”

    李世民这才知道,他的父亲李渊也已赶到了此间,不禁好道:“敢问汤公公,不知我父亲,是何时到的?”

    “昨日傍晚时分,就已赶至御前了。”

    汤元化说到这里,神色却有怪异:“据说令尊原本是准备前往洛口仓视察,那边有一处武库失火,烧毁了三百多尊墨甲。可令尊昨夜离城而去之后,却又因故在今日清晨,返回了洛阳。所以昨日酉时四刻,令尊就已接到了消息,及时赶至御前晋见。”

    李世民也是神色微松,酉时四刻那就是他们移营之后不久,也就是战事结束的三个时辰后。

    他猜萧后必定会在确保安全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召集朝中重臣至此觐见。而李渊能在酉时四刻赶至,无疑是摆脱了大部分的嫌疑。

    可随后他就惊醒过来,眼神凝重的看了一眼汤化龙。心想汤元化此言何意?为何这位的神色,又如此怪?

    难道他们唐国公府,已经被列入绣衣卫的怀疑对象?

    此外父亲那边的动静,也似充满悬疑。洛口仓的武库,为何偏偏在昨日失火?父亲他又为何去而复返?

    一时之间,无数的疑念,自他心内升腾而起。

    而汤元化也似看出了他心思,哑然失笑:“李都虞候大可放心,今次之事,唐国公府虽有嫌疑。可有了李都虞候临危受命,力挽狂澜之举,这件谋逆大案,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扯到唐国公身上的。”

    这位说完,就又一拍手,随后就有一位穿着绣衣卫服饰,脸带着面具的女子,走到了二人的面前。

    李世民本是恨不得现在就寻到他父亲李渊,问一个究竟。可在见到这女子之后,却不禁怪的问道:“不知这位是——”

    “你可以叫她杨韵,或者韵儿!”

    汤元化笑着道:“这本是我们绣衣卫,特意为小公主培养的影卫。不过萧后殿下因担忧你的安危,特意让我绣衣卫,将她暂时划拨给你,充当护卫。”

    李世民再次吃了一惊,他听说过影卫的名头。据说所有的皇子皇女,都有着一名影卫跟随。

    这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