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两百四十六章 领军前往(第2/3页)  盖世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多虑了,毗卢遮的沉稳,是同辈中罕见。其才能武艺,也是关中将门翘楚,你们夫妇实在是担心太过了。到了那边,但是他照应我才对。”

    “希望如此吧。”

    李渊叹了一口气,随后又看着李世民道:“你的玄甲营与大业殿,现在可还缺人?”

    李世民闻言,不禁眉眼微扬:“玄甲营还缺两个校尉,宫中的都虞候都已有人,只有四个虞候,还没有定下人选。敢问父亲那边,可是有荐人过来。”

    他知道李渊既然问了‘缺人’二字,那就只可能是指八品以上的将官。八品与队率以下,都有失李渊的身份。

    “确实是有两个故交之子,至今都还没有出身,”

    李渊微一颔首:“一个是慕容罗睺,慕容家的孩子,极有勇力;一个是侯君集,我老友侯定之子;前者是太子右内率,是你在宫中的同僚,后者也有七品振威将军的荫官,你看看能否把玄甲营的两个校尉安排给他们的。”

    李世民微微蹙眉,他对这种关系户不甚感冒。

    其中慕容罗睺也就罢了,前燕慕容家族早就败落,在朝中已经没有四品以上的高官。慕容罗睺能够在二十多岁的年纪,担任太子右内率的,应该是靠真本事的,

    至于侯君集,此人也是出身关系的将门子弟。

    其祖是侯植骠骑大将军,肥城县公;其父是车骑大将军、潞国公侯定。最高能追溯到其八世族侯龛,乃是十六国时后燕高官。

    不过李世民听说此人风评不太好,心性浮夸,骄横自大等等。

    可他稍稍犹豫之后,还是没有拒绝。

    “孩儿会尽力而为!”

    这侯家历来都与武功李氏交好,而侯君集之母,与他的母亲窦氏,也是堂姐妹。如今那边难得有求到他们家的地方,如果贸然拒绝,是会伤人心的。

    李世民心想如果侯君集此人还有些可取之处,自己就费心思*一番。但如果此人一无是处,那么他与长孙无忌,也有的是办法将这个家伙架空。

    “没必要太上心,他们两家,自然会使力气,毗卢遮你只需关键时候说句话就行。”

    李渊眼中的满意之色,愈发明显。

    不知不觉,以前家中这个让他头疼的小子,如今也能够为族中出力了。

    这个时候,他又神色微凝,目光肃然:“还有一事,今日有大臣向天子举荐,让我但任怀远镇行台尚,主持辽东之战督运粮草兵械的一应后勤诸事宜。”

    在场三人闻得此言,都不禁眼现喜色。尤其是李世民,与李孝恭二人,更是喜不自胜。

    这次辽东之战,如果有自家人掌握着粮草兵械,那么他们在前方,就再不用为此事发愁。

    除此之外,三人也为李渊的前途而欣喜,

    行台制度,初见于魏晋,为将帅出征时,随其所驻之地设立的代表中央的临时政务机构。在北朝后期,在被称为尚大行台,设置官属无异于中央,自成行政系统。

    这原本是为大规模战争而筹备的机构,能够让主帅能够有效的统辖地方,为战争服务。

    可在齐魏之后,已很少有统辖两到三个州的大行台出现,通常只是统辖数州的小行台,负责督运粮草等事务,一般都是在一条主干道所在及附近的郡,因此被称“某某道行台”,或者“某某镇行台”。

    行台尚在地方权柄极大,不但能自建幕府,更可节度地方军名。只有天子最信任的亲近大臣,才能够担任这种职司。

    而怀远镇,位置就在辽河西岸,与辽东城隔河相对。可以说是征辽大军最重要的后方,已经云集了朝廷大量的军械与粮草。

    李渊能够被委以此等重任,天子的这份信任,无疑是加倍的厚重。

    如果这次辽东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