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九章 三面埋伏(第2/3页)  盖世唐皇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越多越好。不过有一个前提,一定得是可靠可信之人,不能在我刚准备动手的时候就走漏消息,也不得在这之前就打草惊蛇。”

    “一部禁军,三百绣衣?荥阳以南,颍川以北,是伏牛山脉附近?”

    王崇古不禁双眼微凝,再次注目着李世民,

    禁军中的一部,相当于左右备身府的一殿之军,或者是府军中的一个鹰扬府,数量大约是三千人左右。

    如此众多的兵马,还要加上三百人的绣衣卫,八位二品以上的高手——这分明是一次不逊色于今日的大动作。

    这个要求,让他颇感为难。

    ——只从表面来看,李世民的要求,似乎并不是什么很难办的事情。

    此时荥阳那边的冬狩虽然已经结束,可那边依旧驻扎着八万以上的骁果军,利用御苑的场地操训。至于绣衣卫,荥阳那边随随便便就可以抽调出七八百人左右。

    可难点在于不能走漏消息,不能打草惊蛇——这即便是他这个绣衣卫大使,也颇感为难的。

    至于李世民需要的二品以上高手,也是一个难题。

    整个绣衣卫,别说八个二品,三十个一品都能拿的出来。关键是这些顶级强者的目标太大,可能在不惊动旁人的情况下完成调动。尤其是在如今的绣衣卫,还有着许多司空无极的余孽,未曾完全清肃的情况下。

    也亏得是李世民还有几分明智,没有提出太过分的要求,否则的话,他是真的无能为力。

    所以王崇古在稍加思忖之后,就已微一颔首:“可以,这些我都尽量为你筹备。不过最后的调兵文,你得自己想办法。老奴很期待,你这次能再给我一个惊喜。”

    当说到‘尽量’二字,王崇古特意加重了语气,

    “这是自然,等到末将动手之前,自然会请示天子。”

    李世民顿时面色微喜,眼现感激意。他对调兵的文并不在意,反倒是担心王崇古没办法帮他调集人手。

    其实就他现在手中掌握的那些线索,已经足可让他从天子那里,直接请下谕旨了。

    虽然他手中还没有实质性的证据,可绣衣卫历来办案,又几时讲究过证据了?

    绣衣卫在表面上,是并无侦缉办案之权的,平时只是听从御史台,司隶台,谒者台之命调派,负责巡察缉捕等等,算是这三家官府机构公用的衙役。

    可唯独与谋逆有关之事例外,为天子‘访谋逆妖言大奸恶等’——这才是绣衣卫职责的重中之重。

    而凡是与逆案有涉的,只需一个嫌疑,就足以让这些天子爪牙闻风而动了,

    只是李世民,终究不是真正的绣衣卫,不能这么肆意妄为。

    这次他要动手的对象非同小可,再没拿到真正的证据之前,李世民不准备贸然发难。所以今日,才会在天子面前含而不发。

    王崇古虽然说得好听,只要他能够保持所谓忠谨之心,那么日后即便偶有行差踏错,天子都能够包容。

    可如果异日他真的犯下了大错,天子真的会回护于他么?李世民猜这可未必——只看前任御史大夫张衡的下场就知道了,这位对天子难得不忠么?事实是这位,一直都对天子忠心耿耿。说来此人还是天子昔日潜邸时的谋主,两人间的情分在朝中,当是无人能及。

    可最后张衡还是落到罢官抄家的下场,不久之前,更以诽谤朝政之罪被杀。

    这一方面是因天子的猜忌,一方面却天子有意将此人抛出,平息朝野之怨。张衡任御史大夫时,为天子诛除异己,手段酷烈,得罪的人实在太多。加上朝野内外,又有张衡代天子弑先帝的传言,就更让天子坐立不安。

    这样的人物善于谋事,而不擅谋身,最后的下场,其实是可以预料的。

    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