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九十四章:叙功大典进行时,红人上任各方求(第1/2页)  史上最强崇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

    崇祯二十年二月中旬,尽管是在金陵,天气也还是颇有凉意,不过就算如此,聚在城内的文武群臣众官,还有诸多将士勋戚,心中都是热乎乎的。

    因为今日,是遵东捷和朝廷平定藩王之乱后的叙功升授大典。

    根据朝廷规定,这期间,皇帝将会在金陵短暂停留,并且亲自主持大典,为各级将士叙功,统计他们在去年到今年初这段时间内,进行这一连串大小战役中的斩级、统筹等功勋,并且给予相应的赏赐和升授。

    除此之外,朝廷也要统计出战死的将士名单,将这些人的姓名、籍贯汇成文本,发到京师忠烈祠供奉,并且对这些人的妻小亲人予以适当慰问,这些都是皇帝下旨必须要完成的目标。

    因为工作数量巨大,所以此次叙功升授大典,将在金陵定期三日全部完成。

    重新改组之后的南京礼部、工部、户部和南直隶各大衙门负责大典的全部事务,并且由刚上任不到三个月的南京礼部尚张尔岐统筹全局。

    大典举行期间,南直隶各地防戍增加数倍,金陵城内巡街衙役和护卫兵丁,全部上街,并且神武军就驻扎在城外三里,一旦城内出现什么乱象,周经武可以直接率部入城。

    自从钱谦益死后,原本所谓“遥执朝政”的东林党也算是在明面上尽数覆灭。

    还剩下未被处置的官员和文人,也不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自称东林士人,所谓祸福避趋之,现在的东林党三个字,就是足以令常人杀头失身的原因之一。

    许多官员都是避之唯恐不及,巴不得和这三个字离得远远的,又怎么会再出来闹事。

    但令人意外的是,崇祯皇帝虽然在表面上对东林党赶尽杀绝,但却还是会任用许多真正有贤能的人到主要位置上。

    新上任的南京礼部尚张尔岐,便是其中之一。

    张尔岐此前并未在朝为官,还是崇祯皇帝吩咐厂卫去找,当东厂番子找到他的时候,发现张尔岐其实一直就在金陵城内教,这教授的具体内容,便是儒家经典《仪礼》。

    其实张尔岐当时是回绝了,但厂卫毕竟是厂卫,皇帝要的人,无论礼请还是动粗,反正必须是要带到皇帝身边去的。

    这中间发生了不少插曲,不过现在结果很明显,张尔岐已经心甘情愿在朝廷做官,并且他的想法和一般文官不同,主持叙功升授这种事,在他看来,实实在在是国朝兴盛的象征。

    天下糜烂,唯有军队强盛,国家才能强盛,这样一个浅显易懂的道理,张尔岐心里非常明白。

    早在皇帝率大军动身前往杭州的时候,张尔岐这边就已经在紧锣密鼓的准备大典事宜。

    毕竟,无论这次的藩王之乱有多少种可能结果,入朝为官的,就只能为其中一种结果做准备,那就是乱子被平定,皇帝得胜还朝。

    张尔岐理直气壮的派出了户部的文吏,前往各处搜集与大典有关的各种资料,这些人还前往南京工部、户部、吏部衙门之中,讨要实际结果。

    其实一开始,南京工部尚高弘图、户部尚王铎、吏部尚马士英三人都是不情不愿,一则对张尔岐直接被任命为尚心怀嫉妒,二则也是不想将本部事宜托付外人。

    张尔岐派出这些人连高弘图和王铎的面都没有见到,就被乱棒打出,三位部堂之中,只有吏部天官儿马士英亲自迎接,将有关文本奉入吏部编册。

    王铎乃是南京大学士,高弘图也久居高位,在南京各官员当众威望不小,张尔岐虽然民间声望日隆,但毕竟新官上任,无故不敢去动这两座搭讪,便向南直隶镇守太监刘福申述,却一直没有下文。

    听闻张尔岐向刘福报告,王铎恨极,却听闻崇祯皇帝曾亲自召见张尔岐,宠信有加,也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