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百五十四章:封堵商洛,火线复建(第1/2页)  史上最强崇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最快更新史上最强崇祯最新章节!

    时间来到七月中旬,崇祯皇帝坐在西安李自成的龙椅上,看着杂乱不堪的武威殿,不屑地笑了几声。

    他来到这畸形的龙椅前面,却并未坐下,转身道:“来人,将它融成金块,充入国库,为朝廷添砖加瓦。”

    很快,李自成的龙椅被人抬走,整个武威殿上,仿佛就只剩下了呼啸的风声和一片唏嘘的笑声。

    曾经称帝建国,挥师百万的豪情万丈,在李自成再次灰头土脸逃走的那一刻,全然都不复存在。

    其实到现在,整个山西十有八九都已经光复,但仍有两个地方还有残余的流贼力量,便是李友、吴汝义分别镇守的函谷关与武关。

    函谷关,人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说的就是在这个关口上,防守的兵士往往能因为地势原因,一个挡多个,战力超群,极难攻破。

    武关是战国士气晋、楚两国的交界处,相比函谷关的森森绝壁,武关倒显得中规中矩。

    此处的西、北、南三侧地势较为平坦,唯出关东行,延山腰盘曲而过,崖高谷深,狭窄难行。

    李自成在这两处易守难攻的关口部下最后力量,明显是要拖慢官军追击的脚步,为他撤入湖广争取时间。

    这两个地方想要攻下来,定是耗时耗力,若要强攻,又会损失惨重,这都是没有必要的。

    实际上,无论李自成玩不玩这一手,崇祯皇帝也都根本没有追击他进入湖南的心思。

    这一战的终极目的已经达到了,那就是收复陕西和河南,把李自成逼入湖广。

    而且从堵胤锡南下开始,到现在已经进行了连续不断的战争,战线拉的太长,不容易补充和补给物资。

    虽然大部分官军都在崇祯十八年开始,陆续设置了自主的辎重营,但若是追入湖广,有了群山的阻隔,这就又都不一样。

    这半年期间崇祯不断增兵,直至将禁军和京军抽调一空,这才勉强维持了如今三面围剿,陕西、河南两开花的局面。

    可以说,现今各地官军在陕西、河南每日一的开销,都是一笔巨大的费用。

    军费开支已经如此庞大,崇祯皇帝毕竟还要为其余事考虑,是时候停一停,稳一稳了。

    现如今,很多地方看着归顺了大明,但除了兵马进驻以外,多只是任用原本大顺的官员或由当地乡绅推荐的负有名望之人,长久下去,肯定不行。

    各地刚刚收复,虽然明面上的流贼势力已经不存在,但暗流汹涌,军队一离开,很容易生乱。

    这需要长时间的镇守和厂卫的协同调查,还要等待由京师内阁、六部商讨委派的地方官员到任,逐步完善基层衙门等设施后,才能完全解决。

    收复之后的土地,很多都是千疮百孔,河南还好一些,陕西是最差的一个,流民遍地,尸骨遍野,早年的籍贯早就失了效用。

    若不将这些流民、百姓及为数不少的原大顺降卒重新编户入册,安置妥当,迟早他们又要生乱。

    这一切的一切,都要在有足量官军镇守的前提下才能继续。

    所以崇祯皇帝的政策很简单,把李自成彻底封到湖广一省,在收复的地区动用钱粮及人力,迅速开展复建工作。

    新任的甘肃总兵王世宠等部明军在商洛山外扎营,山东军、新戚家军等部则进围函谷关、武关,在关外架设重炮,每日操练。

    这两个地方已是瓮中之鳖,每日招降,利之以诱,让他们内部失和,争取达到不战而胜、避免兵祸的目的。

    虽不急着攻打,但要防备他们狗急跳墙,从关内跑出来为非作歹,所以才让山东军这些精锐前去围关。

    陕西、河南都被收复,尤其是崇祯皇帝到了西安以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