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四十三章(第2/4页)  伴妻如伴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个说法,大家还是比较能接受的。因为这样就能解释出,为何海生如此缺乏生活常识;为何初见海生时,他身上只有些树叶草裙遮体;为何海生一开始不像正常外国人那样说自己的语言……

    而这也让众人都对这个俊美的海生多出了一份同情。

    幼小的孤儿被抛弃在无人的海岛上,谁知道这些年他是如何熬过寒冷饥饿,度过危险寂寞的,好在如今既然上了咱们的贼船,那以后就是咱们的人了!(鱼女表示,明显是我的人!你们都靠边站。)

    也许是长期孤身一人住在海岛上,所以海生形成了一种异于常人的审美观。

    孟岚重直白地说道:“估计他喜欢吃鱼,所以看到鱼女就觉得亲切,就觉得这么大一条鱼肯定是个好宝贝,所以……哎哟,娘子别掐,孩子们还在呐……”

    不管如何吧,大家对鱼女和海生都是乐见其成的。在新原上的第二个月,就给两人举办了婚礼。毕竟都住到一起去了,再不抓紧点,生出个小鱼崽来,可就有点不好看了。

    只是没人知道,鱼女的这个新婚夜实在过得惊心动魄,她刚把自己的美人相公剥了个干干净净,伸出爪子摸了两把时,就被一阵巨力给扑倒在了床上,然后……

    鱼女不想再有第三个人知道那晚的详情,所以此处只能请诸位自行脑补了。而此后她被海生逼着必须日日佩戴一条项链,那项链坠子似乎是三片淡蓝色玉片串成的。

    船队在新原呆了足足三个多月,才勉强把这里的地形图画了个大半。基本上能够确定,这是一块没有人烟的无主之地。

    鉴于这里如此肥沃丰裕,大家都觉得就这么荒着实在很可惜。

    于是,在嘉和三十四年年底,佰子苏一行人返回彤国后,就向陈鲲建议,向新原移民。

    想要移民,首先一条,你本土的人口必须足够多,因此,从三十四年起,彤朝进入了一个轻徭役薄赋税的稳定发展阶段。

    在这个持续了十二年的阶段中,百姓的日子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好过的。因为陈鲲下令,各地都开设了育婴堂,但凡家中有新生儿的,每月都可在此领取一笔口粮,直到孩子长到十岁为止。

    而这笔巨额粮食的出处正来源于利润丰厚的海上贸易,和从海外引进的各种高产粮食。例如从嘉和三十六年起,江南一带就开始使用来自康岛的一种高产水稻播种,而北方则将来自荚岛的石瓜略改良了下后就开始不断种植。

    改良后的石瓜,不但高产耐寒耐旱,而且味道相当不错。当主食吃,也不会有红薯吃多了胀气烧心的问题。味道上非常接近小麦磨粉后得出的精制白面。

    和平年代,赋税又轻,彤国的老百姓在吃饱穿暖的要求被满足后,人口迅速增长了起来。

    只十年时光,彤国的人口就翻了一番,而此时的黑石府和新原上也开始陆陆续续出现了彤国移民。当新原那片广袤的土地上出现了第一个官方机构——新原知府府衙时,彤国的版图上就又多出了一大块面积。而陈鲲也因此在嘉和四十六年禅位时,赢得了极高的赞誉,被史记载为千年来最伟大的古帝国奠基者。

    由于他在位三十年并未更改年号,为了便于区别他与嘉和帝陈鸿,在他死后,特称他为彤武大帝。一个大字让他特异与历史长河中诸多明君昏君德君暴君,让后人永远对其敬慕叹服。

    而当陈鲲退位,陈壕登基时,泰家越发兴盛起来。

    泰蔼鑫因为在当户部尚时,成功稳定了黑石府与新原府两个新区的经济民生,并在陈鲲的一系列强国富民的政策中殚精竭虑、尽心尽力,此时的爵位已经升到了二等侯爵。

    孟岚琥也成了京中最让人钦羡的侯夫人。不但是因为其夫从底层一路升至高位,而且其子女也是相当争气的。

    如今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