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34|0134(第2/3页)  农家日常生活(穿越种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后穿越而来的现代人;唔……用叶紫的话来说,姐一个现代大学生的智慧未必会不如一群古代人么?

    咳咳咳……当然了,叶紫倒不是说这古代人不聪明;事实上在叶紫的心里,这妹纸一惯就认为古时候的人才是聪明人;殊不见那震惊世人的万里长城、金字塔等都是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这万里长城跟金字塔就是搁在现代;有那么多古时候没有的工具,都未必会制造的出来;呵呵,你还能够说古代的人不聪明吗?

    这话叶紫自己都不敢说,她依仗的不过就是人们历经了千年之后所遗留下来的一些宝贵经验;老祖宗智慧的结晶,说白了自己也还是借了前人的福泽。

    既然地暖的建造是因为银子需要的太多而夭折于腹中,叶紫便想到了自己曾经在现代的时候去东北一个同学家的时候;所睡过的火炕,还有她曾经在百度上面看到过关于火墙的建造。

    火炕又简称炕,或称大炕;是北方居室中常见的一种取暖设备,中国的北方冬季寒冷而漫长;流行于南方的床无法抵挡冬天的寒冷,中国东北的人民就发明火炕做为取暖设施;而且一室内可以设几铺,这样既解决了坐卧起居问题,又可以通过如此多的炕面散发热量;保持室内较高的温度。

    火炕是一种宽约一米七到两米三左右,长可随居室长度而定的砖石结构的建筑设施;搭建炕在北方称为盘炕,其内是用砖建有炕间墙;炕间墙中有烟道,上面覆盖有比较平整的石板;石板上面覆盖以泥摸平,泥干后上铺炕席就可以使用。

    每个炕都有灶口和烟口,灶口是用来烧柴;烧柴产生的烟和热气通过炕间墙时烘热上面的石板产生热量,使炕产生热量;烟最后从火炕烟口通过烟囱排出室外,一般炕的灶口与灶台相连,这样就可利用做饭的烧柴使用火炕发热;这样就不必再单独烧炕。

    而且火炕的原理很简单,就是用秸秆、树枝等燃料燃烧产生的热气;然后流经过火炕烟道时将热量散发给土坯,土坯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土炕被烧热后其温度会持久的。

    冬天睡火炕是很舒服的一件事情,草席子上铺有一个很薄的棉或草褥子;因为火炕的温度颇高并不需要盖很厚的被褥,同时火炕也是吃饭、绣花、聊天、看的地方;上面摆放有一高约一尺的炕桌就可以,十分的方便实用。

    一般的火炕都是建在房间的南边,几乎占据了近半个房间的面积;三面靠墙南面是一排比较宽的窗户,炕沿的下边即北面是二到三尺高的炕墙;富裕的人家是用青砖勾缝甚至还有砖雕,一般的人家都是用土坯垒成后抹一层泥或白石灰就好。

    只不过这火炕里边的结构有些复杂,必须使锅灶--烟道--烟囱三合一的结构构成;才能够保存并达到火炕每一处的热量、顺利地排出而不漏出烟气的一个有效热循环系统,所以在垒炕的时候必须要先在地上用土沙等垫高到炕高的一半;并将它们夯实后再用土坯砌成S形的烟道,也可以先砌烟道再在其中填以土沙;这样就更结实了使炕面不易下沉。

    烟道里还有几个存烟灰用的叫做灰膛的坑,烟道垒好后就是安炕面了;炕板是事前在平地上用四根木条围成一个矩形框,放上几根木棍并填充上泥巴;晾干后去掉框就成了一个约二尺长一尺宽三寸后的炕板,原为泥、草和水制成板块;用土坯砌炕墙和垛板块覆面,一面与烟囱相接;一面与锅灶相通,做饭的同时利用余热暖炕,既经济又实惠。

    在这个时空是没有火炕的存在,当初叶紫将自己的这个打算跟李德海一说;李德海便愣住了,一直到叶紫详细的跟李德海解说了一番之后;李德海顿时喜出望外,眼里精光一闪;如果这个火炕真的如同叶家的小丫头所说的那么好的话,这可是一条很好的财路。

    于是李德海厚着脸皮跟叶紫商量了一下,如果这火炕盘好以后效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