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600、也许不是冲皇上来的呢……(第2/4页)  这个宫廷是我的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陈德自己招供,说是他自己这一辈子过的都是颠沛流离的日子,靠给人家当奴仆过活,勉强度日。如今妻子去世,陈德一人抚养八十岁的残疾丈母娘还有两个儿子,生活非常窘迫。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时候,他先前伺候了五年的雇主竟不用他了,叫他更断了生活的来源。

    他越发觉着活着没意思,便想着要寻死。可便是死,也想好歹轰轰烈烈一回,这才想到了要来行刺皇上……“我因穷苦不过,往后难过日子,心里气恼”,遂“起意惊驾,要想因祸得福”。

    “本月十六日,知道皇上于二十日进宫,我就定了主意。”若得手,“砍退几人,直奔轿前,惊了圣驾,皇上自然诸事都由我了。”

    这份口供呈请御览,皇上登时大怒,将口供掷在地下。

    “……这便是你们问了一整日所问出来的?这哪里合乎半点情理去?”

    “这天下不肯自强,觉着自己活不下去的人多了,难道只因为这样,便想着要进宫来行刺朕不成?”

    一个家奴,如何能知道皇上的行踪?宫廷重地,戒备森严,陈德如何能持刀并携子潜入神武门?陈德行刺之时,神武门百多个军校为何皆不捉拿?种种迹象,都表明陈德谋刺皇帝,绝非他口中所言,而是背后必定另有谋划之人!

    军机大臣们全都伏地碰头请罪。

    皇帝又加派满汉大学士、六部尚一同会审。

    结果这陈德竟然咬死了这份口供,怎么问都不再改口,坚供实系伊一人起意惊驾,要想因祸得福,“如有同谋主使之人,我已应承重罪,还有何隐瞒”?

    皇帝再派九卿科道也一同参与会审,却也竟然依旧无法从陈德口中掏出实情来。

    会审官员于是将陈德之子陈禄儿、陈对儿及与陈德交往密切的黄五福、黄二、王四、蒋兴国、魏明亮等全部逮捕,严刑究问。其子及黄五福等称“实不知伊父者谋逆情事,平日未见有同谋之人往来”,“实不知他闹事是何主意。”

    会审官又传讯了陈德在京服役过的几个家主,几个家主说“陈德素常原是安静,”“并无闹事”,“平日并无闲人来往”。

    事已至此,皇上也终究不希望此案牵连再多——参与会审的大臣们,若为了完成皇命,再颇多株连,倒已经并非皇上本意。

    皇帝决定不再追问,只以陈德一人、二子为罪犯,了结此案。

    二十四日,陈德与两个儿子伏法。

    可是陈德在人心之中掀起的波澜,却没办法以他们父子的伏法而平息下去——陈德的口供不合情理,而他越是咬定了不改口,就越证明他背后必定还另有指使之人,而且这个指使之人的身份颇高。

    这几日间皇上处置陈德,廿廿不动声色,只温柔陪伴皇上。

    待得此事处置完毕,廿廿才悄然只带了月桂和四喜,到翊坤宫去见諴妃。

    三公主、四公主相继下嫁出宫,随着春来,这翊坤宫倒越发安静了。

    諴妃赶忙攥住了廿廿的手问,“皇上可好?这几日也不敢去养心殿请安……”

    廿廿含笑点头,“皇上没事儿。这事儿虽然发生在眼巴前儿,可是究竟才是多大一点子的事儿呢。再说陈德也终究是受天威震慑,皇上辇轿行过之时,他并未敢抽刀上前;待得他奔突上前时,皇上的轿辇早已进了宫了。”

    諴妃这才长舒一口气,按着心口连着叫了几声“阿弥陀佛”。

    “只是,倒不知皇上那边儿可问出实情来了?什么人便是不想活了,竟都有这样大的胆子去不成?”諴妃也觉着不对劲儿。

    廿廿按了按諴妃的手,“实则不论是皇上,还是我,心下何尝不与刘姐姐想得一样儿去呢?此事必定后头另有指使之人,只是皇上不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