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八章 病尉迟(上)(第1/2页)  穿行宋末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免费小说阅读[ts]更新快☆
    杜昱在梁山泊陪二房张盈和儿子杜浠待了两天后就传送回河间府府城。
    现在大军上下准备完毕,只等他一声令下就可出发。只是还有一些事情要安排下去,他要处理完才能安心去辽国征战。
    河间府比沧州城规模大,人口也多出不少,城内的官员豪强不在少数,改造起来比沧州的困难要大得多。
    有了沧州的经验把模式照搬过来即可,只是手段更加强硬一些,处理的豪族和劣绅人数也要多一些。
    杜昱才不管什么‘民心’,他相信只要梁山军的新政推行下去,普通百姓得到实惠就会转而加入义军的阵营。
    愿意牺牲一些眼前利益帮助义军的‘聪明人’,他也不会分出三六九等,管你是真心拥护还是见风使舵,只要不给他找麻烦就算是正义阵营的好人。而那些顽固分子,或许其中也夹杂不少善良之辈,但站错队就要付出代价。
    丁巡在杜昱的支持下,下狠手看砍了一批人的脑袋,不但除去了府城中的不安定因素,也极大的震慑了隐藏在阴暗之中的宵小之徒。
    和沧州一样,义军的新政发布之后,普通百姓都是非常认可的。尽管没有给他们分下土地,但硬性降佃租一样给了他们较大的实惠。
    更何况,梁山军的治下没有各种苛捐杂税,在‘摊丁入亩’之后,甚至取消了封建王朝上千年的人头税,这些实打实的惠民政策一经推出就受到河间府百姓的好评,对义军也有了一些认同感。
    那些投靠义军的‘聪明人’虽然损失了不少利益,但在梁山军那里又拿到很多生意订单,不能说完全认同义军,但也不是特别反对。
    特别是义军用重典治理地方,对那些反对者决不姑息,他们就算有心重新回到大宋朝廷的怀抱也没有那个胆子。
    其实这也印证了现代时空本朝太祖的著名论断,‘枪杆子里出政权’。
    政事方面大抵如此,在丁巡和程雷等人在义军的支持下开始强力推行新政,有枪杆子做后盾工作非常顺利。
    现在杜昱又交给他们一个新的任务,就是在占领区的‘官田’中种植他从现代时空带过来的高产农作物。
    为了自给自足,同时也让租种‘官田’的百姓得到实惠,他还特意跑了一趟,用传送门从梁山泊那里带回几名青年辅助他们。
    梁山泊后山开发了不少土地,对种植玉米c红薯c土豆之类的作物并不陌生,在北宋时空也算得上种植新作物的农业专家。
    与此同时,杜昱又把从现代时空带回来的钢板和纸之类的物资放了出来,让他们组织生产纸甲和板甲。
    他认为只有将生产搞起来,才会让占领区的人有事可做,大家都能赚到钱才不会产生乱七八糟的心思。
    安排好政事之后,他又到马头山去了一趟,利用传送门将九纹龙史进和没面目焦挺以及铁面孔目裴宣带到河间府。
    从郭图军中选拔出来的俘虏改造了二十几天也算出有成效,现在是时候把这支队伍交到史进等人的手中。
    三人练新军正练得痛快,倒也不怎么羡慕要出征的兄弟。
    史进每天都要到凌振那里去查看线膛燧发枪的产量,随着生产工艺的改进和工匠技法的进步枪支的产量每天都在创新高。
    如今库存的枪支已经达到三千多把,完全可以组成一支队伍。所以他对接手这批降兵还是非常高兴的。
    当然在杜昱的叮嘱下,他也不会以这些人为主体,形成新军框架的还是最初挑选出来的那一批圣教军成员。
    而此时在玄法观那里,已经开始了圣教军的第二次选拔,这次招收的人数将更多。杜昱的打算是将新招收的玄法道教徒和降兵混编,然后在军中加强教义的宣传,最终将他们改造成完全忠于他和教派的护教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