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七十八章 贾诩(第2/3页)  三国之江山美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吾使。官渡之战中,贾诩亦有随军出征,多为曹操守寨。

    第五十九回,马超兴兵讨曹操,贾诩随军西征,并献离间计,致抹书予韩遂令马超疑惑,使马超与韩遂失和相攻,曹军因而得胜。第六十七回,曹操征张鲁,欲得猛将庞德归顺,贾诩献计透过贿赂杨松,离间庞德与张鲁之间的关系,亦成功令庞德降曹。

    第六十八回,曹操议立嗣子,贾诩属意曹丕,故当曹操问及其意见时,贾诩淡淡地提到袁绍、刘表二人,让曹操联想到二人立幼废长终致覆灭的故事,然后决意立曹丕为后嗣。第七十八回,曹操欲筑建始殿,贾诩推荐洛阳良匠苏越;曹操夜梦三马同槽,问于贾诩,贾诩为其释虑。曹操临终托孤,贾诩亦是顾命大臣之一。曹丕继位后,封贾诩为太尉,位列三公。第八十回,曹丕篡汉,贾诩建议曹丕筑受禅台以避后世之议,又劝献帝诏书禅位。第八十二回,孙权遣赵咨为使,向曹丕称臣宾服,使者到魏,亦先见太尉贾诩,可见贾诩于朝中地位超然。第八十五回,曹丕乘孙刘鏖兵夷陵,于是遣三路兵马暗袭东吴,贾诩劝阻,曹丕不听,招致大败。最后,第八十六回,小说正式交代贾诩之死。

    贾诩在演义中由第九回横跨至第八十六回,形象突出,计无不中,甚至曾令善于用兵的曹操几度败绩。其所从属势力颇多,先随李傕,再随张绣,最后事曹操曹丕两代。加上他曾助曹丕篡汉,其形象不算十分正面。可是即使贾诩曾助李傕、曹魏这些在《三国演义》形象比较负面的势力,他的才能仍备受肯定。而且不论是李傕、张绣,还是曹操、曹丕,都将贾诩视为心腹。可见其人善于交际,亦深晓乱世自保之术。

    在三国的众多谋士之中,如果说他最喜爱的武将是那位勇谋兼备的银甲将军赵云,那么最为他所推崇的谋士便是这位奇谋百出,算无遗策的“毒士”贾诩。

    因为在他看来,贾诩才是一位真正的聪明人!

    他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总能够洞察人心,洞悉人性;知进退,明得失,使自己始终立于不败之地,这不能说不是一种大智慧……

    而他最喜欢的,也正是这样的聪明人。

    贾诩的入幕,又使得雷云身边多了一位顶尖的谋士!

    ……

    又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

    此时,太守府的后园中不断传来欢快的笑声,似乎正有人嬉闹玩耍……

    “炎儿,别调皮……当心拌著……”

    “母亲……让我看看弟弟嘛,看看……”

    “小家伙,看看倒不妨事,只是别吓著你清弟。”

    “嗯嗯……”

    ……

    园内的一处亭台之中,可儿、蔡琰、琴儿、棋儿等几女正带著小雷炎与尚在襁褓之中的小雷清闲坐品茶。此刻,性子有些好动的小雷炎不时的在亭子中跑来跑去,惹得旁边的几女频频的展露笑颜……

    不远处假山旁的石案旁,雷云则正与一名身著黑色袍服的文士对席而坐,似乎在谈论著什么……

    这是一位四十岁出头的中年文士,其样貌十分普通,五柳长须,身量略略发胖,看上去一副极为和善的模样,一见之下便易令人生出亲近之感……

    这位貌不惊人的中年文士正是贾诩贾文和!

    董卓死后,他原本暂栖于李、郭二将身边为其出谋划策,但却最终被潜身于长安、洛阳一带神机卫设法“请”到了辽东……

    最初,他心中对雷云的做法感到极为不满,对于雷云的诚心邀请也十分圆滑的应付过去,既不得罪也不应允,一度使得雷云也是无可奈何……

    不过,他毕竟是来自于后世,不但熟知青史,而且对人的心理也略知一二,因此很快便想到了解决此事的方法。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面对这样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