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5章 突如其来的危机(第1/4页)  蜀汉陆家军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六月,天气已经渐趋炎热,涪城依山傍林,所处气候适宜,以致于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农耕之时也可以于荫凉处稍息。

    自陆黎理政起来,以农为本,以工商业为辅,作为一个现代人,陆黎当然知道资本主义社会比封建社会强上百倍,但是连萌芽都没有,又谈何建设?

    如今汉室衰微,想要翻盘,必须扩充地盘,用伟大领袖***的一句话便是“走出去!”

    至少,要在西凉扎稳脚跟,如此,便可以解决蜀中缺少战马的问题,而西凉战骑骁勇于世也是人尽皆知。

    想要走出去,则需要一支强健的军队,而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归根于所谓的粮草问题了。

    陆黎上任以来,大力尊崇诸葛亮留下的军屯之策,把城南十里之内,尽数开辟为农田,伐树开荒,大量巨木运入城中,制造箭矢,弓弩等军械。

    如此循环,涪城的军备实力日益高涨,一万三千士兵被分为四营军士,分布在北,西南,东南,西三个方向操练,但凡途径涪城之人,便可闻得远处呼声嘹亮。

    远近本业有些无名贼寇,虽然常年活跃于白山黑水之间,陆黎治政前倒也同文戈那批匪徒差不多,时常干些打家劫舍,谋财害命的事,由于山头比较小,再加上还有文戈这么个大佬,于是不怎么出头,前年,一见文戈被灭,顿时吓得魂飞魄散,连忙隐匿起来,找了个机会,遁入附近农家以装百姓。

    久而久之,涪陵的秩序越来越好,百姓生活条件越来越高,而陆黎也引进了一些西方的政治体制,如发放社会福利,也就是说多发点钱,但并不是由于通货膨胀造成的,的确是真真的富裕!

    如今的陆黎,犹如民国时东北的张作霖,为百姓所拥护,但...还有一个随之产生的问题——为中央所忌惮!

    蒋琬,费祎二人连遣三波化为商人的侦查人员往涪陵而去。

    等到三波人员回时,一个个喜笑颜开,纷纷向蒋费二人道喜,声称如今的涪陵,可谓是生机勃勃,既无内患,外无寇忧,犹如一个世外桃源,人间仙境,好山好水。

    “你二人为何如此看好涪城?”蒋琬于府中问归来的第二波人。

    第二波人共计四人,其中一高个子带着沉闷憨实的嗓音道:“大人,涪陵地界,百姓们十步一田,百步一庄,开垦荒地十分勤奋,蛮荒之地,尽成丰厚沃土。”

    第二人道:“远近可闻军士呐喊之声,涪陵十七县,皆由官军驻扎,且砌有石墙,构为小城,小城有军士驻扎,在下听闻,两年前郡长陆黎,曾大举出兵,剿灭了银牙山数千匪兵,自此还了涪陵一个清净。”

    第三人道:“大人,涪陵之商业,繁荣之盛,市井街道,车水马龙,百姓纷纷攘攘而易物,无不乐哉,街市上有军士巡逻,城内秩序俨然。”

    第四人道:“在下甚是欲知此郡长是何人物?理政竟然如此迥异?竟能将一节蛮荒之地,治成繁华之都。”

    听完四人的对话,案后的蒋琬,费祎对视一笑,简单地打发了四人。

    四人含笑离去,此行,他们不仅仅是出了一趟差,而且受到了涪陵百姓的土产品!

    这是因为,陆黎在教育方面也没有落下,他几乎一月一告示,俱言汉室之美德,天下之兴亡,丞相之良善,和平之可贵。这般行为,极像如今的洗脑组织,但陆黎成功了,可能有了物质做基础,精神什么的都是一说就通,所谓“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于是四人一到涪陵,每至一县,都会受到当地百姓的热情款待,好生招待一番后还给你捎点好吃的,这谁能不心动?

    四人行商至涪城,沿途巡县军士,还会热心地告诉,前方哪段路不好走,哪里有危险等等,使人感动!

    而沿途也有许多其他商队,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