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0章 权宜之计(第1/2页)  天行战记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帝枯也十分清楚自己的处境,只要虎千岁还在,他就难以从根本上掌握朝政。十多年都过去了,好在相安无事。

    能不跟虎千岁发生过节就不跟千岁发生过节,帝枯自小也博览群书,知天下的书他还真的读了不少。九州帝国皇家藏书楼文渊阁里有的是修身养性治国平天下的书,别看他打小对理政治国不感兴趣,但是知天下的理论知识他的脑子里从来都不缺。

    然而,光有理论知识还不够,登基之后,他也想用心把国政处理好,结果知天下的时机状况跟他学到的理论存在有很大的差异。譬如虎千岁干政,看似忌惮于千岁的虎威,实际上他这是不得已而求保全的权宜之计。

    多少年了,弹指一挥间,十多年了,大帝帝枯无论是身材还是胸怀,历经磨砺,已不再稚嫩,他越来越敬畏父皇了。父皇帝武大帝把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九州帝国治理的天下人安居乐业,单就这一项,他就已经彪炳千秋了,更别说父皇还有其他的文治武功。

    “父皇,才是名副其实的大帝啊!”帝枯多少次一个人在**辉煌的皇宫里望着父皇的遗像流着泪抿着咸咸的泪水这样呼喊。

    看上去大帝帝枯的软弱,让虎千岁窃喜。他居于九州帝国宰相之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还被群臣呼为“千岁”,他回想他们虎家列祖列宗到他这一代给帝国做出的贡献,他从来不认为自己把持朝政是对帝国大帝的蔑视,是对帝国的亵渎,是对天下百姓的侮辱。

    碍于九州帝国历代先帝存在于帝国民众心里的威望,虎千岁存有取代大帝自立的心思,但是这一心思他只能无限期地压在心底。放眼朝廷,朝臣似乎对他这个九千岁挺恭敬,再看帝国军队的各级统帅和官兵,似乎也对他敬畏有加,然而相互制衡,相互牵制的帝国军政体制,使得他心里没底。

    人心难测。虎千岁没有十足的把握完全掌控帝国的军政,也就是说,帝国还有令他忌惮的力量存在。也正因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虎千岁十多年来面子上才不得不温和地对待帝枯大帝。

    才派人递呈奏折给帝枯大帝,奏折还没有达至帝枯大帝手中呢,他就以天下兵马大元帅的身份向帝国水军下达了出动战船志远天下武林盟主大会的命令。

    接到九千岁调动战船的军令,九州帝国的水军将军乐虎没有立即照办,而是和水军参军鲁肃严商量过后,才一面亲率了几艘水军战船去迎合虎千岁,一面由鲁参军去朝廷向帝枯大帝和大参军阴大为汇报。

    没有参军的手令,即使作为水军将军,休想调动水军战船,倘若将军擅自不经参军的参与而调动水军或是战船,将会被帝国独立于天下兵马大元帅府以外不受大元帅府控制和天下兵马大元帅统领的帝国大参军府以谋逆罪诛杀九族。

    制衡的机关,严酷的刑律,会让每一个不遵从《九州律典》的朝廷官员付出高昂的代价。

    眼看着乐虎乐将军带领了几艘战船前来,虎千岁并不认为乐虎值得他信任,他姗姗来迟意欲何为?虎千岁沉思片刻,战船抵近,他心中再不快还是装出乐呵呵的样子迎接了虎将军带来的水军。

    虎千岁也是在昨天晚上再次跟亲信下属筹划天下武林盟主大会筹建事宜时商定的,到时就把帝国大帝的看台设在战船上。这样一来不但给前来的成千上万的看客一鹤立鸡群的感觉,也更加显示了帝国大帝的威严。与其说虎千岁是为大帝着想,还不如说他是有自己的盘算的。

    当天,在龙江江畔正忙着公务,虎千岁感觉有点眩晕,他起初没有在意,不大工夫,眩晕的感觉越来越重,他才意识到不能硬撑,得赶快回到府中。

    黑暗的石室中,虎千岁镇静心神在运功疗伤。他才骑着飞雕回到宰相府,顾不得歇息片刻就一头钻进了后花园假山之下的石室中。幸好他走得快,勉强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