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五章 安排(第1/2页)  三国之少年帝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刘辩命人就地起火堆,烤红薯!

    没过一会儿,香气弥漫。

    那群正在生吃红薯的流民咽了咽口水,一股无言的思绪在脑海中翻飞。

    老子刚才吃的都什么啊!

    顿时有样学样,就地起炉。

    不消一刻钟,方圆十里充满了烤红薯的香味。

    刘辩从火堆旁拿出一个熟透的红薯,轻轻地剥开。

    一口下去,还是从前的味道,香甜充满整个口腔。

    红薯不仅产量足够高,而且美味可口,简直就是天赐。

    只不过红薯的保存比较难,容易坏掉,必须有专门的地窖。

    刘辩之前就吩咐过,也不知道准备怎么样你。

    于是,他唤来周忠,询问情况。

    “请陛下放心,一切准备妥当。”

    刘辩点点头,不久后继续参加玉米的出产。

    玉米棒子的收获就简单多了,剩下枯黄的枝叶和梗能用来当柴火。

    刘辩命人做了一个统计,河南尹出产的粮食,足够百万人食用一年,甚至有所超出。

    在刘辩的安排下,部分土地仍然种上了秋玉米和红薯。

    这个年代,肥料欠缺,很少有种植两季粮食。

    对土地伤害很大!

    一旦过度使用土地,就会造成来年欠收。

    周忠因此提出了反而意见。

    “陛下,哪怕粮食可以种植两季,也万万不可如此行事。”

    “你以为朕不知道吗?”

    周忠被问得一愣一愣的。

    “公瑾,你来回答。”

    刘辩看了周瑜一眼,打算考验他。

    “其一,陛下想要招揽流民,没有粮食不行的。其二,陛下有信心,在明年扩大生产,不局限于河南尹。”

    周瑜说得有理有据,刘辩点头赞同。

    “大司农,听明白了吗?此刻多种一点粮食,就有更多的百姓因此活命。”

    “陛下仁慈!”

    周忠拜服,立刻去准备了秋种的事。

    有了粮食,刘辩也有了底气。

    “打开汜水关,天下百姓,都可入关。”

    这一决定,无疑是疯狂的!

    “陛下,三思啊!”

    无数大臣跪下来。

    所谓流民,就是因为战争,或者各种自然灾难而流离失所的百姓。

    没有粮食,没有钱财,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犯罪率很高。

    不好管理!

    若是上百万流民涌入河南尹,会造成什么样的乱象?

    恐怕每家每户门前,都会有冻死骨。

    洛阳将永无宁日!

    “流民,也是朕的百姓。先皇的过错,由朕一力承担!”刘辩沉稳地道。

    这件事,他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一开始的确会有艰难险阻,可是只要坚持下去,人口的福利将会扩大无限倍。

    “百姓有的吃的,就不会闹事。朕问你们,大臣们天天呆在朝堂之上,哪里来这么多事情处理?”

    毫不夸张地说,现在朝廷能够控制的地区,就是刘辩打下来四郡之地。

    益州牧刘焉在剿匪,荆州牧刘表在剿匪,扬州牧刘繇也是如此……

    朝廷的手,根本伸不长,还不如统统去安抚流民。

    “今年的政绩考核,朕只看流民的安置,上到当朝三公,下到地方县令,都是采取这个标准,能者上,庸者下,都给朕记住了!”

    百官噤若寒蝉。

    吃了刘辩的红薯,就要为他做事!

    通过这次机会,将朝廷臃肿的官僚体系,分配一批,再剪一批。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