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58章 吴明彻呈诉水情 姚察由衷提建议(第2/4页)  隋风烈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人居住的大小城镇和乡村,共计有百多处,也是缅州、安南两府人口最为集中的地域了。未标记地区则全是原始森林,人迹罕至。”

    “嗯~”杨二仔细的看着地图上的一个个大小标记,这每一处标记代表着一处人口稠密的城镇,“呵呵!朕就说过嘛!此两州人口还是很多的嘛!若每处城镇有个数万人口,这条大河沿岸就有百姓百万之多。”

    “陛下,沿岸人口虽多但都是当地土著,民风彪悍且全未开化,说是野人也不为过的。我战舟通过时也没少吃亏,吴明彻将军你来为陛下说说当地民风民情!”

    “是,大帅。”吴明彻上前对杨二和鲁明星及围在一圈的众人拱手一礼后说道:“陛下,末将引前部战舟200条开路,但凡遇到两岸之上有人居住的地方便下船探访,以此记录下地名和人口户数。沿途百姓见我等到来皆恐慌畏惧,妇孺东躲西藏不敢露面,但男子都持极其原始的武器来抗衡我登陆将士。每到一地,末将都不得不先杀掉一批这样的原著民以震慑当地人。当然,随着一路北上,末将斩杀的土著也就少了,甚至还有很多沿河乡镇主动迎接我将士。到了我剑南道境内,因语言相通,沟通便捷还得到了当地官员的款待。故此,这一路北上探查水道也颇觉顺利。末将等不辱使命总算绘制出湄公河水道详图。图中几处红点便是可营造大城之地,地势平坦宽广,原本的原著百姓众多。黑点的便是可营造小码头的地点。”

    “陛下,容臣插一句话,方才听吴将军讲完,老臣觉得要使这条黄金水道充分利用起来,需要投入可谓不小。沿途百多个适于营建或扩建的城镇码头若是全部兴建起来,其工程量恐怕不亚于我朝整条南北运河。况且,沿途都是当地土著居民生活,尚未开化,我朝便要投入巨大的发展资金用于人文开化,民生建设。为这区区偏避不化之地,投入如此之大,这有必要么?”就在众人都未说话之际,李春却上前来质疑着。他现在确实想不通,自己一生修路架桥无一不是在人口稠密之地,架桥修路能让人出行方便也能带动当地百姓发展。这下却要在湄公河沿岸修建码头城池和道路,而这些地方人口少不说,还都是未开化的原著民。码头道路即使修好了也是摆设而已,这又是何必呢?

    李春一席话,引得宇文化及和裴世矩等人也不禁点头赞同。与其花这个钱用在偏远不毛之地,不如用于其他需要用钱的地方,这是他们的共同想法。

    “呵呵!李匠师此言差矣!沿河原著民发展落后,生活原始不错,那是因为闭塞之故。若是码头城镇道路修缮之后,我朝物资人员就可从水路过去,自然便能带动当地的发展,百姓也可被我同化。这片土地才能真正被我大隋占有。呵呵!你们来看~这百十个城镇码头后面可都是取之不尽的良田啊!这里气候炎热,雨量充沛,稻米一年可三熟。想我关中地区稻谷只有一熟,差距何其明显!再说,这片山林中不仅可用水田数量巨大,林中也多有财富,沿河金矿、铁矿、玉矿等多的数不过来。这可不是鸡肋之地,是块宝地啊!光是一年能三熟的稻米季便能吸引我朝百姓前去落户。”

    “是啊!陛下,末将也看到那里的原著民们身上不着片缕却能有黄金、宝石等配饰,可见金矿和玉矿储量丰厚。原著民虽穷但却不缺食物。”

    “你们看,吴将军也这么说,朕没有哄骗你等!诸位再想一想,若是前年我朝运河没有连通余杭江南等地时的情景,那江南还不是一样的偏避,现在呢?朕看已成为富裕之乡了。随着海上贸易的发展,江南还会更加富有。朕要做的就是将这湄公河沿岸打造成我朝有一个“江南”。那里甚至会更加富有,因为那里有的是矿产,会引发一轮挡不住的淘金潮的。”

    众人听了这才点头认可,不在说话。

    “穆先生,你考虑下等天气缓和了是先到西域罗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