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4章 峡谷遇袭(第1/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南方,金华。

    薛贵仁返回金华之后,又开始了军事行动。

    虽然上面提醒了他们这些中层将领,说不要进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

    但是,下面的一些将领立功心切,还是在发动着小规模的攻势。

    薛贵仁就是如此,他仗着城中粮草充足,于是留下了一半兵马,然后派出了五千人,兵分三路南下,去攻城略地。

    其中东路三千人直奔永康,丽水。

    中路一千人,直奔松阳。

    西路一千人,直奔蒲城县,南平。

    与此同时,王大勇在宁波兵分两路,一路两千人马,与水军配合进攻舟山群岛。

    另一路共五千多人,从海陆一齐进军,目标是台州,温州。

    而隆武朝廷,在吴长庆登基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构建防线。

    自东向西,温州,丽水,松阳,蒲城就构成了他们的第一道防线。

    三明,南平,宁德就是第二道防线。

    如果第二道防线都失守了的话,那么福州就要危险了。

    东路,负责带兵的是一个团长,叫吕文宣。

    他从金华要抵达永康,需要走一段大约二十里长的峡谷,非常危险。

    吕文宣别无选择,除了这条峡谷,另一条路要翻越高山,而且都是小路,更加艰辛。

    相比起爬山,吕文宣情愿走这段容易被埋伏的峡谷,至少峡谷里地势平坦,可以节省很多力气,运粮也方便。

    进入峡谷后,吕文宣就不断的派出探子。

    可惜,几十个探子撒到这峡谷两边的大山中,就跟往沙滩上扔了一颗沙子一样,微不足道。

    如果靠着探子就能够发现山中埋伏的敌军,历史上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军队被埋伏,也就不会有那么多将军喜欢去埋伏。

    毕竟,埋伏讲究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如果被提前发现,那么埋伏就没有了任何意义。

    吕文宣派出那些探子,其实也只是想试试运气,发现了敌人是大赚,没有发现也能起到安抚士兵的效果。

    派出探子这一举动,可以给其他士兵传递一个信号,他们有人在前面探路。

    有人在自己前面,这就可以让人安心。

    “加快点前进速度,一天之内必须走出这峡谷。”

    吕文宣催促了下士兵。

    此时,距离他们十二里开外的地方,已经有一支明军埋伏在了峡谷两旁的山上。

    “王大人,我们真的在这里伏击?听说他们这一支部队有三千多人,我们才一千五呀。”

    一个百户担忧道。

    和大华的军队战斗,兵力占优势的时候都打不过,更别说现在兵力还不占优势,这可怎么打?

    “伏击讲究的是出奇制胜,和人数关系不大。放心,这里树林密布,他们肯定发现不了我们。到时候我们居高临下,趁着他们生火做饭松懈的时候,把大石头往下一扔,他们就要惊慌失措。

    随后我们再往下一冲,敌军必败。上面已经放话,只要我们守住这里半年,每个人官升三级,俸禄加倍。”

    王千户说道。

    他倒并不是说不想多带点人过来,关键是他没有呀。

    他手上就这么点人,已经全部带过来了。

    以永康这种贫穷的小地方,养一支一千多人的军队已经很吃力了。需要压榨大量百姓的生活,才能维持的了这支军队。

    如果是和平时期,像这种小县城最多就几十个衙役,都不会有军队驻守。

    在大山中后勤补给困难的不仅仅是大华军,明军也同样如此。

    所以,明军在前线,以及各道防线上放置的兵力都不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