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30章 粮食进口补贴(第2/2页)  我在大明造航母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耗朝廷的钱,但吴长庆却根本不担心。

    只要加快了工业化,增加了工业产品的产能,这些都不是事。

    工业品产能上来了,也就能够增加额外的税收,这些钱也就回来了。

    官府补贴,增加商人进口粮食的积极性,粮食增多,工人增多,工业产品数量增多,税收增加。

    这是一个完美的良性循环。

    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华人依旧人人都可以吃饱,但工业产能却提升上去了,工业化进程也得到提升。

    商人把工业品倾销到海外,用工业产品去换粮食。

    一间一千人的钢铁厂,生产的钢铁运到海外换成粮食,起码能换到一万人乃至几万人的口粮。

    这是非常划算的贸易,远比自己种粮食划算的多。

    当然,这种贸易,肯定会伤害到海外的那些国家的利益,让其他地方的手工业破产,阻断其工业化的进程。

    不过,这正是吴长庆想要的结果。

    当然,其他国家里面肯定也有有眼光比较独到的人才,会发现这种问题,然后有可能采取禁止粮食出口之类的政策。

    到那个时候,大华的军舰又可以发挥作用了。

    吴长庆发了话,众人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比自己的要好,自然就是迅速通过。

    通过的时候,诸位达成心里多多少少还是有些遗憾的,毕竟这个办法又是皇帝想出来的,和他们关系不大。

    这种事情的次数多了,很显得他们很没用,做官的体验极差。

    好多人都在暗地里不停的学习,想要提升自己。

    但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他们都发现,自己还是经常比不过吴长庆。

    方案通过。

    接下来,就是研究如何补贴,补贴多少。

    补贴多少才不会对国内的粮价造成影响,又能让商人有的赚,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这是个很细致的活。

    这种时候,其他大臣终于是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作用,因为吴长庆向来不参与这种具体的数值设定。

    除了颁布粮食进口法案,吴长庆还要求工部和礼部合作,在社会上办一种针对于成年人的专业技术学校。

    不传授课堂里的常规知识,专门用来培养普通百姓的职业技能。

    比如修车,机床加工,装修甚至是厨师等等,只要是需要技能的行业,都可以设立相关的培训课程。

    虽然后世的新东方和蓝翔经常会被人拿出来调侃,但是不得不说,这两所学校还是培养了一大批可以靠技术吃饭的人。

    要是没有这门技术,那些人可能就只能去电子厂做装配工,更加没有未来。

    一门技术也许不能让人发家致富,但是足以让一个人过的比很多人都要好。

    这些职业学校培养出来人才注定是有缺陷的,但是大华确实需要他们。爱你中文网小说阅读_www.20zw.com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